口罩到底能不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各国研究人员为了解这个问题,纷纷展开研究。
日本研究:微飞沫可能传播病毒
日本广播协会(NHK)日前发出一则纪录片,指出打喷嚏以及交谈时所产生的“微飞沫”,极有可能传播病毒。
研究人员利用雷射光束以及高敏感摄影机,侦测打喷嚏后所产生的飞沫。仪器画面显示受试者打喷嚏后,较大的飞沫(毫米级)很快就掉落地面,这表示两人之间只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可以避免主要的传染物。但画面中仍有许多闪烁的亮点漂浮在空中,这些代表直径小于10微米的悬浮飞沫。
在一个约10人的密闭空间中,咳嗽一次,较大的飞沫大部分都会在1分钟以内掉落地面;但是微米级的飞沫经过20分钟后仍然飘浮在空中。
日本传染病协会会长立田和弘说指出,这代表两人即使保持一定的距离,交谈期间还是有机会互相传染病毒。特别是在大声交谈或用力呼气时,会产生许多微飞沫。“周围的人们若吸进身体,就会造成疾病的传播。”
德国纹影技术显示 戴口罩可阻挡病毒传播
德国一家影像仪器公司“LaVision”3月31日发表一段影片,他们利用“背景导向纹影技术”(Background Oriented Schlieren,BOS)分别在戴口罩与不戴口罩的情况下,观测人呼吸时周围空气的流动情况。
在影片中可以明显发现,受试者不戴口罩说话以及呼气,气流所喷出的距离,明显远于戴口罩时。这证明了感染者戴口罩,确实能够有效降低传播病毒的风险。
香港大学证实口罩能有效减缓疫情
香港大学在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一篇论文,表明外科口罩可以有效减少感染者呼吸、咳嗽或说话时向外界散发的飞沫粒子与气溶胶。
研究人员招募了246位经检测已感染季节性冠状病毒、流感病毒以及鼻病毒的患者,请他们分别在戴口罩与不戴口罩的情况下进行自然呼吸与咳嗽,并收集这些病患的呼气样本进行病毒量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病患戴上外科口罩时所收集的呼气样本,病毒量明显少于不戴口罩。研究者认为,戴口罩对控制新冠wun肺炎的疫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喜欢无忧岛网?请直接搜索引擎——无忧岛网即可找到我们,并通过浏览器打开(不要使用微信浏览器)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