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堪称千古一帝,其书法也非常高妙。一次,唐太宗正在临摹书法大家虞世南的字,写“戬”字时,正好看见虞世南走来。他便只写个“晋”旁,让世南补上“戈”部。第二天,唐太宗把字拿给魏徵看,想听听他的意见。魏徵看后说:“圣上之作,惟戈法似虞世南。”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傅山的大儿子傅眉也擅长书法,并一直学習傅山的字体,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一天,傅眉故意将自己按傅山笔意所写的一幅字放在桌上,看其父能否辨别。傅山看到后,误认为是自己所写,暗暗吃惊:笔力沮丧,中气已绝,莫非大去之日不远?但过了不久,傅眉猝死。傅山悲伤之余,又拿起那幅字细细端详,才发现那是傅眉所写。
魏徵为何在一个字里能看出唐太宗和虞世南笔法的区别?傅山为何依据一幅书法作品就能判定一个人的生死?
西汉扬雄在其《法言》中说:“书,心画也。”大意是:一个人的字迹,是其德行的反映。唐朝著名书法家孙过庭在其《书谱序》中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则说得更具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志,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字如其人”。
例如,颜真卿是忠烈之臣,其书法“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赵孟頫是变节之臣,其书法则“温润闲雅,似接右军正脉之传,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
以上种种,所谓“字如其人”,其实说的就是一个人的笔迹与其个性和心理状态的关系问题。笔迹面前,不管你隐藏得有多么高深莫测,只要有你正常书写的一页笔迹,你就没有神秘感可言。甚至可以说,笔迹会让你一丝不挂。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