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铺子集中了一个地方的烟火味,就算每天早上吃一样早餐,在中国一年半载都吃不完。
贵州凯里的酸汤粉、福建福安的水煎包、广东汕头的猪血汤……最近,纪录片《早餐中国》带着各地的市井早餐前来打卡,不仅让人隔着屏幕直流口水,在微博热搜上的阅读量更是冲上了2亿。
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不可辜负,不吃早饭的人,是没有灵魂的。一
湖南、贵州等地的仔,早上都爱吃一碗粉。一碗再简单不过的粉,在各地却吃出了毫不重复的花样来。
湖南长沙的肉丝粉,精华在一个“唆”字上:仔啊,唆了这碗粉。
辣椒、萝卜、豆角加一点,然后就敞开胃来唆,唆到面部肌肉都紧凑起来,唆到昏厥才够味。
贵州凯里的酸汤粉,精华则在一个“酸”字上。店铺老板每天早上4点多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熬一锅酸汤。汤熬的时间不够,味道出不来呢。
吃粉的同时,一定要就着蘸水碟里的西红柿酱才行。西红柿酱用西红柿和青椒熬制而成,加上香葱、辣椒面和折耳根,然后把粉钳在蘸水里,要小口小口地慢慢吃才香。
潮汕人早上爱吃一碗猪血汤。广东汕头的猪血汤,新鲜猪血看颜色,色泽鲜红是第一要素,手感扎实亦不可缺。
潮汕人吃猪血汤,还要配上特有的蔬菜。枸杞叶清肝明目,益母草活血化瘀,花菜清热解毒。呃,这也算蔬菜?可不嘛。
福建福安的水煎包,油煎的同时浇上凉水,保证皮脆。店铺老板还说要用柴火烧,烧出来有柴片的香味,跟煤气烧出来的不一样。
吃水煎包得有耐心,食客拎着塑料袋、端着塑料碟,盯着煎锅在线等,小眼神甚是惹人怜。争抢激烈,三个人里总有一个“倒霉蛋”吃不上。
一旦吃上了,再紧急的事情也要靠边站。“喂,好,等下,我煎包吃兩个,再打电话给你。”
中国每一座城市,每一处集镇,甚至每一个街角,都有它销魂的早饭。有多少人是因为一道早点,爱上了一座城?二
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早饭勾连着我们生活的轨迹。
天下美食那么多,许多人独爱故乡这一味。在我老家东台,早饭一定要有鱼汤馄饨。
鱼汤制作最考究。用猪油下锅沸至八成,放鱼入锅炸爆,起酥捞起。将炸过的鱼加上鳝鱼骨头或猪骨头,加水熬出稠汤,葱酒去腥,再用细筛过滤清汤,放入虾籽少许,才可以用作面汤。
包馄饨的师傅一手抓稳竹筷,一手轻拈面皮,馄饨馅被竹筷轻轻挑起,在薄薄的馄饨皮上一转,再轻轻一弹,馄饨轻盈盈落入煮沸的鱼汤锅中,一会儿工夫,馄饨浮出水面,连汤盛进碗里。
精华都在汤里,佐料不是重点。吃鱼汤馄饨的人大多喜欢原味,想吃咸点的,挑点细盐,想吃辣点的,撒些白胡椒粉。
上大学时去了天津,早饭变成了煎饼果子。行走在天津的街巷,走几步就会有一个煎饼摊,从居民楼窗口里飘出香味儿来。
买煎饼果子的队伍,因选料差异分成了好几个派别。有绿豆面和玉米面之争,有裹油条还是薄脆之争。拿着煎饼果子边走边吃,看着别人的用料和自己的不一样,就知道绝不是一路人。
来北京工作后,经常在上班路上摊一个鸡蛋灌饼,这是很多行色匆匆的年轻人的早饭首选。
一层脆饼保证吃饱,一层鸡蛋保证营养,一层里脊肉满足食欲,一层生菜叶绿色健康。最不能抗拒的是几粒腌黄豆,按照北京朋友的说法,早饭一定要吃点咸菜。
中国人走到哪儿,就可以吃到哪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面还应该有一句——一张嘴吃遍天。三
不管走到哪儿,早饭是一定不能省的。
早点铺子集中了一个地方的烟火味,错过了早饭,等于又错过了一个地方的市井生活,那可是最生动的所在。
在你还没有睡醒的时候,早点铺子里的人就忙碌起来了,他们穿梭于同样烟火味浓烈的菜市场,买回来鸡鸭鱼鲜、各色时蔬,在你将路过的街角,升起雾腾腾的“蘑菇云”。
店铺并不富丽堂皇,大多几张简单的桌椅,坐不开的人拎一张板凳,就坐在马路牙子边开吃,连张凳子都逮不到的人,端着碗一样食欲滚滚。
吃早饭的人,大多是附近过小日子的居民,言语交错,家长里短,满满人情味。你大可不必像吃午饭晚饭那样衣冠楚楚,等你等他。
生活如果没有烟火味,那只能叫生产。忙忙碌碌于生产,枯燥、疲倦、焦虑迟早会接踵而至。
醒来的每一天,应该是元气满满的。挑个周末,别睡懒觉了,出门吃个早点,去菜市场买点菜,人烟辐辏,喧哗鼎沸,感受一下你扎扎实实生活的地方呀。
一蔬一饭,一饮一啄,生活的烟火味会告诉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就是这么脚踏实地。脑袋里纷乱的想法,胸中麻线般的情绪,都随之暂时沉淀下来。
生活嘛,需要一个放空的出口,才能轻装上阵。
早饭嘛,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