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凭借着自身的独特审美,以及其深厚的文化特质,逐渐赢得广大年轻人的青睐,再次焕发出了生命力。这股潮流,更应该喜闻乐见才是。
近日,无锡唐女士在网上发帖称,自己的汉服证件照在进行婚姻登记时遭到拒绝。唐女士是一名汉服爱好者,此前她发现其他城市出现过汉服登记成功的例子,于是和丈夫拍了汉服证件照,尺寸背景等符合婚姻登记照规范。唐女士称,民政局给出的拒绝理由是该服装像戏服。
此事迅速冲上热搜,引发讨论。3月2日,当地民政局工作人员回复称,此前对“戏服”的表述不准确,但由于没有先例,此事还需要再研究。显然,不仅是唐女士,当地民政局也有点懵——他们应该是真的第一次面对唐女士的“戏服”,以至于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拿捏。
其实,类似的尴尬,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据媒体报道,2019年11月,厦门的陈先生夫妇来到思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拿的结婚证照片是在某汉服体验馆拍摄的汉服照,同样遭到拒绝。
那么,当类似的尴尬多了,各地民政局是不是也该总结一些经验,思考一下现行工作是否需要改进?
2016年,民政部就曾发布《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对以往的婚姻登记工作进行升级,新增了多项便民措施,比如要求婚姻登记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开通婚姻登记网上预约功能和咨询电话、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分区域办理、照顾个人隐私等。需要肯定的是,这就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而且,现行的《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并没有明确禁止使用汉服。具体到无锡所在的江苏,《江苏省婚姻登记工作规范》规定,照片应当为近期同一底版、单一底色的证件照,婚姻登记机关可以拒绝使用经PS处理、合成、戴有色眼镜、表情夸张、与本人差异很大及穿戴有损严肃性服装饰物的照片。
可以看到,只要得体、大方、整洁,没有掩盖五官,可以清晰辨认,就不影响登记仪式的严肃性,汉服作为服饰的一种,也该是被允许出现的。事实上,在社交媒体上,已有不少地方的网友,晒出了自己着汉服结婚证。本地若没有先例,也不妨大胆援引别地的案例。
从更大层面来说,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本质上是一个服务部门。既然是一种服务,就不应一层不变,而有必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在规定的框架下不断优化自身的服务方式,以让更多人满意。或许,在常规的“果断拒绝”之外,还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审美趣味的丰富,在服装问题上,逐渐多了一些潮流化的需求,还有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可。这在汉服的流行上,体现得相当明显。如今的大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汉服小姐姐”,对于这一现象,相关服务部门也要看得见、跟得上。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传统服饰都是新人们结婚时的不二选择,只不过到了近现代,不同文化碰撞,服装也变得更加多元。如今汉服凭借着自身的独特审美,以及其深厚的文化特质,赢得了广大年轻人的青睐,再次焕发了生命力。这股潮流,更应该喜闻乐见才是。
可以预见,类似的汉服结婚照,将会越来越多。一些地方的民政局,不仅面临着要不要开先例的问题,还有当类似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调整自己的服务标准和规范的问题。细看无锡当地民政局的回应,一句“再研究”其实也留了一个反思和改进的口子。希望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能看见先例的诞生。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与归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