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央视报道的山寨版“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相关内容引发舆论关注。报道称,只要家长向教育培训机构缴纳1.2万至1.5万元,即可保证拿到市级比赛一等奖,且该奖项对学生小升初简历有帮助。
而在教育部发布的《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该赛事却并未在其中。红星新闻查询发现,举办该比赛背后的“操盘手”实际是一家私营公司,而此前该公司已因违规举办作文大赛被告上法庭。但对于“山寨”的说法,该比赛主办方一名工作人员则辩称:“未进入教育部名单,不意味着就是山寨比赛。”
另外,这家私营公司曾因作文比赛侵权被告上法庭,法院认定赛事名称构成侵权。因未履行法定义务,2020年,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将该公司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公司法定代表人也被限定高消费。
真假作文大赛之争
主办方人员竟称:未进入教育部名单,不意味着就是山寨
从2016年至今,短短4年内,“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这项所谓的全国性赛事,已举办了31届。红星新闻了解到,该比赛系一家名为“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下称“圣陶文润”)的私营企业举办。而该企业的官网(www.yeshengtaobei.com)与权威“叶圣陶杯”作文大赛的网站(www.ystbds.com)实际并非同一个。
从两大网站的比赛公告来看,也同样大相径庭。
红星新闻查阅圣陶文润企业网站发现,该司在“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的征稿启事中写明: 6—18岁的小、初、高(含中专、技校)学生均可参赛。同时,征稿说明中提到:初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和评审费。如发现有冒用大赛名义收取初报名费,直接或变相销售参赛用品,请向组委会举报!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征稿启事中并未说明比赛的主办方或承办方是谁。
而对比权威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其在比赛公告中写明:本大赛是教育部批准举办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全称为“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学生》杂志社承办。同时,该比赛公告中强调,本大赛参赛对象为高中生(包括职高、中专等),不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初中生。且说明大赛为公益性活动,全程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组委会也不组织相关的收费培训及夏令营活动。公告中还专门提醒,家长、老师及学生认准名称,勿与其他名称类似的大赛混淆。大赛不设分赛区或地方组委会,也不授权任何培训机构代理组织。
圣陶文润举办的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是否具有权威性?就此,红星新闻查询教育部公布的《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发现,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即在名单内,而“叶圣陶杯”青少年作文大赛则并未出现。
“不能认为没有进入教育部名单,就是山寨比赛。”该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组委会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红星新闻表示,比赛未进入教育部的公开名单,是因为不希望比赛举办受到太多限制和管理。
同时,该工作人员提出,一方面圣陶文润公司有备案,另一方面作文大赛背后的组委会成员,均由来自各个学校的语文老师和作家构成,因此他认为,无论是公司的资质还是比赛,不能认定为山寨。
参赛者称交作文就获奖,质疑证书含金量过低
主办方:参赛对升学无直接帮助,获奖多是为鼓励写作
根据央视报道,曾有教育机构老师表示,该作文大赛系北京市小学阶段语文类唯一权威赛事,是小升初的重要参考。就此,红星新闻致电学大教育朝阳路校区,对方则表示,机构并未举办过“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同时,红星新闻对话多名此前的参赛者也了解到,获奖有助升学的说法也并不真实。
“我中学时参加过这项比赛,也获奖了,但是对升学其实没什么用。”一名曾参加过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的受访者,现在已经进入大学学习。而他告诉红星新闻,几年前在班主任的要求下,全班都参加了这一作文大赛,最终全班每个人都拿到了获奖证书。
据该同学介绍,参加这项赛事学校曾代收了10元的报名费,且只需要提交一篇作文即可。而自己之所以会参加,是因为学校表示获奖就可以参加学校层面的评奖评优。可原本以为是个含金量不错的比赛,没想到最终班上每个人都拿了奖状。
“除了会在学校评奖评优有加分,其实没什么用。”该同学表示,这张获奖证书并没有为他的入学加分增色,而原本可以进入复试的他,也因太多人获奖而放弃了继续参赛。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陕西林女士孩子的身上。林女士告诉红星新闻,她的孩子今年小学三年级,在去年5月和10月,班主任都在家长群分享了该赛事的比赛通知,并要求全班参赛。但同样由于全班都能通过初赛,因此林女士也未让孩子继续参加复赛。
“大家都能获奖的比赛,还有什么含金量呢?”林女士说。
对于学生和家长的疑问,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的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赛事面向全国10余省市进行,且不收取报名费。同时,在入围方面门槛设置较低,基本作文能写完,能把事情讲清楚就能获得证书,而这一做法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写作。另据该工作人员介绍,比赛入围后,学生可继续参加复赛、决赛和国赛。而后续参赛报名费则在280元左右,且后续还有辅导作文的夏令营,报名价格在3000元上下。“后续比赛和夏令营,均不是强制要求参加。”该工作人员说。
至于报道中称教育培训机构承诺家长缴纳1.2至1.5万,即可保证获奖的说法,该工作人员表示,这只是教育机构单方面行为,企业方面并未与任何教育机构形成合作,因此不存在“内定”的说法。
至于奖项的含金量,上述工作人员也指出,奖项的确不会在孩子小升初或未来阶段实现加分,对升学的直接帮助并不大。而举办该赛事也并非为孩子加分设定,只是鼓励学生多写作。
起底山寨比赛背后“操盘手”
曾因作文比赛侵权被告上法庭,法院认定赛事名称构成侵权
事实上,上述被媒体曝光的山寨作文比赛并非是圣陶文润举办的唯一一项大赛。企业网站显示,该司还同时举办了“国际青少年”英语大赛、“语文综合素养大赛”“趣味数理科普知识大赛”等。
上述工作人员回应称,作文比赛是公司主要的项目,而其他比赛则是连带举办,同时也为相应的比赛开设了兴趣培训班。 © 由 红星新闻 提供
红星新闻记者查阅发现,“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经营范围包括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教育咨询等。而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康桂芝,下属还拥有其余3家公司,分别为北京圣陶国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圣陶德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圣陶德润旅行社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圣陶文润在2018年因不正当竞争纠纷,被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告上法庭,并由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而此次案件也同样与举办中小学新作文大赛有关。
该案裁判文书显示,原告少儿出版总社提出,自2003年7月起,该社经叶圣陶儿子叶至善先生授权同意,开始主办“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而圣陶文润则自2016年8月开始举办“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新作文大赛,由于两者名字相似度太高,使公众误以为后者系少儿出版总社主办的正规作文比赛。此举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而圣陶文润则辩称,公司从未发布过任何相关征稿启事,而“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新作文大赛“组委会”也与公司没有任何联系。圣陶文润表示,自己没有侵权行为,且没有从中获利。同时,针对办赛选用“叶圣陶”作为名称的做法,该工作人员则表示,该赛事的举办获得了叶圣陶家族成员的许可,组委会中也有叶圣陶老人的后辈。
但根据法院给出的判决结果认定,少儿出版总社所使用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名称属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知名服务的特有名称,因此认定圣陶文润存在构成不正当竞争的事实,致使相关公众对其提供的服务来源和原告提供的服务来源发生混淆,并要求圣陶文润立即停止使用“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新作文大赛的名称进行赛事活动。同时,法院要求圣陶文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2982元。
但是,圣陶文润并未履行法定义务。2020年,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将该公司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公司法定代表人康桂芝也被限定高消费。
山寨版竞赛乱象如何治理?
专家:尽可能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选拔性考试
这并非是第一个出现在市场上的不正规比赛。2013年,教育部就曾揭露过“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山寨比赛,此外,还有此前被曝光的“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大赛”,其主办方为“中国艺术家协会”和“中国教育事业促进会”也都是山寨协会。
山寨比赛为何屡禁不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回应红星新闻表示,一方面由于家长缺乏对专业竞赛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目前仍有学校将孩子的获奖证书、比赛作为招生的参考指标。
那么,如何才能让山寨比赛退出市场?就此,储朝晖分析认为:“其根本在于建立新的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专业评价体系形成,那么非专业的评价就难以立足。”储朝晖指出,目前相关部门对竞赛的管理,大多采用白名单的方式,但却仍有不正规竞赛出现,这说明仅靠行政部门规范还不够,更需要建立起权威的专业评价体系。
针对打击假冒竞赛的具体做法,储朝晖提出,首先要尽可能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拔性考试,代之以合格性考核;另一方面是建立真正的专业评价体系,同时提高家长的辨别能力。
事实上,为治理山寨比赛乱象,教育部曾多次出手。如此前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学科衔接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
在教育部今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同样明确,将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和“公民同招”政策,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
如您发现有部分资讯内容不显示,请直接复制链接选择浏览器打开,不要使用微信打开。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