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行业即将迎来又一次剧变。
日前,交通运输部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规范自主定价行为、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加强与驾驶员之间的沟通协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
在众多网约车平台中,屡屡陷入高抽成争议的滴滴或将首当其冲。根据《中国一线城市出行平台调研报告》此前从司机端采集到的数据,滴滴出行平台的抽成比例在25%-40%之间,且抽成机制并不向司机公开。
在今年5月的一份声明中,滴滴公布了乘客支付订单总额的去向,其中网约车司机收入占比79.1%,剩下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除去经营成本、支付手续费、代垫费用等,归属于滴滴网约车业务的利润率为3.1%。
值得注意的是,这79.1%并非直接交到司机的手里,而是以“分成+补贴”的形式出现,这里的补贴包括平台发放的冲单奖、早晚高峰奖、节日补贴等。
在公告中,滴滴表示,此举是为了对司机进行激励,以调节高峰时期和热点区域的供求。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司机为了拿到属于自己的分成比例,无形之间加重了负担,被动成为了平台的“打工人”。
然而为了把从补贴大战中花出去的钱赚回来,除了提高佣金比例,平台似乎也别无他法。
据媒体报道,2020年,美团打车将高峰期司机的抽成上调至17%,平峰上调至13%,均高于先前承诺的8%。但在2017、2018两年间,美团在网约车项目的投入分别为2.9亿美元、44.6亿美元,仅2018年每月在网约车司机上的投入就高达3.7亿元。
规则变动之下,不少价格敏感的司机选择更换平台,而直至今日,美团打车离盈利仍相差甚远。
另一头,唯一实现盈利的滴滴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其在推行账单透明化方面动作不断,但仍得不到二级市场的丝毫信任。截至8月19日收盘,滴滴报7.20美元/股,较14美元的发行价几乎抹去一半。
尽管未来发展方尚未明朗,但政策变动之下,有的企业已先行一步做出改变。易到用车此前宣布调整司机端资费,变传统抽佣模式为信息服务费模式,按照阶梯模式收取信息服务费,最高5元封顶。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网约车行业或将结束混战局面,迎来真正的规范化发展。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