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民
那天,一位矮小的男孩子走進办公室,低着头站在张老师的办公桌前。
“王星呀,社会、政府和老师这么关心爱护你,你却做出这样的事,你这娃儿也太不争气了。”班主任张老师有点恨铁不成钢。
前几天王星偷偷地“拿”了家里三百多元钱,泡在网吧三天三夜,“玩”得一干二净。王星并非富二代,他的命运多舛:8岁的时候,在外打工的父母乘坐同事的摩托车不幸坠崖,车毁人亡。他只好与六十多岁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虽然政府把祖孙二人纳入了“低保”,但是一老一小收入不多,家境并不宽裕。
作为班主任,我很理解张老师的心情,但更懂得王星之所以这样做的心思。12岁时,我的父母先后病逝,我也得到过一些人的帮助,我暗下决心努力学习回报这些关爱。令人不理解的是,许多人总爱对我说这样一句话:“你的父母都不在人世了,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这样才对得起……”久而久之,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这句关爱的话慢慢地变成心灵的雾霾,我对说这样话的人从感动渐渐地滋生反感,甚至想用过激的行为进行反抗,最终,我还是把自卑和苦痛深深地埋在心底。高中、大学,我一直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知道我的父母已经离开人世。
古人云:人生有三大不幸:早年丧父(母)、中年丧夫(妻)、晚年丧子(女)。一个人年幼就失去双亲(或单亲),那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伤痕累累的心灵十分脆弱,人们过分的同情犹如一把把盐,这会让受伤的心灵格外刺痛,久而久之就会麻木;无休止的鼓励和过高的期望值如同笼罩在心灵的雾霾,往往会让幼小者不知所措,迷失真实的自我。有时,他们为了挣脱心灵的迷雾,就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不容否定,年幼失去亲情的温暖,最渴望得到关爱,但是,他(她)并非因此就会成为完美无缺的“另类”人才,他(她)也和父母健在的青少年一样顽劣、任性、调皮,也会犯错误,也希望自己像同龄人一样快乐自由成长。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心灵的雾霾不仅仅是打骂,有时变味的关爱也是。
爱是阳光,爱是奉献,爱是一汪清泉……当您对不幸的幼小者付出了关爱,请别附加过高的期望值,那样会刺痛人生的伤口,演化成浓浓的雾霾。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苦难也可能成为人生的包袱,成长的雾霾。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一个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请相信从小失去双亲(或单亲)的孩子其实普通平凡。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