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F
現代人近视了,需要去眼镜店配一副近视眼镜,那古代人近视了,应该怎么办呢?
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贵人真自有相也。”欧阳修已经近视到读书都很困难,只能听书,这放在今日恐怕得有七八百度,已经极大地影响了生活。
苏辙在《夜坐》中写道:“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可见苏辙年轻的时候读书过于用功导致视力下降。杜甫在《小寒食舟中作》中写道:“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当然杜子美说的应是“老花”,只是在那个时代,大家尚缺乏“近视”“老花”“弱视”的概念。
这个阶段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眼镜,但是已经有了后来制造眼镜用到的玻璃透镜。
东汉王冲在《论衡》中提到了“阳燧”,东汉王室刘荆墓出土了金圈嵌水晶放大镜。1974年至1977年间,安徽省亳县博物馆在发掘两处东汉墓葬时,共出土了五枚玻璃凸透镜片,这两处墓葬的主人均系曹操的宗族,这五枚玻璃凸透镜片经过研究,发现全都能聚焦取火,其中两枚还能映物放大。
到了宋代,水晶镜片已经常常用于生活实践中取火,许多玻璃透镜被打制得非常精美,广泛用作装饰,但是其放大的功能往往被用来阅读特别细小的文字,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也就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眼镜。
中国有明确记载的眼镜是15世纪自西方传入,西方最早的眼镜发明于14世纪,实际上就是连接在一起的两枚可以折叠的镜片,一张1380年的圣保罗画像上用的正是这样的眼镜。
明清时期对眼镜的称呼有两种,一是叆叇(àìdàì),它是阿拉伯语uwainat(眼镜)的对音。
早在《楚辞》中就有了叆叇一词:“时叆叇其曭(tǎng)莽兮,召玄武而奔属”,这里的“叆叇”指的是光线昏暗之状,本与眼镜毫不相干,但后来竟成为眼镜的通称,甚至连日本的《倭汉三才图会》也称眼镜为叆叇;二是眼镜。孔尚任在《桃花扇传奇》之《迎驾》一出中,就写道:“腰内取出眼镜戴。”乾隆五十六年,在正大光明殿大考翰林,诗以眼镜命题。
而说到眼镜就不得不提批谕“赐你眼镜两个,不知可对眼否”的雍正皇帝了。众所周知,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十分勤勉,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坚持亲自批阅大批奏折,这也使得他的视力并不好,而清朝已经有了眼镜,雍正就这样走上了“眼镜达人”的路,仅雍正元年到雍正七年,他就有35副眼镜之多。
眼镜传到中国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首先,从镜架上看,经历了从无镜腿到以“绫绡联之”到金属架。其次是镜片。最初的眼镜其实是老花镜,明代张宁在《方洲杂言》中说:“老人目昏,不辨细字,张此物于双目,字明大加倍。近者,又于孙景章参政所再见一具,试之复然。”可见是老人不辨小字时使用。
到后来我国能自主琢制镜片了,眼镜逐渐流行,有了近视镜,深浅度数也渐渐齐全了。清代杨米人所写《都门竹枝词》中说:“车从热闹道中行,斜坐观书不出声。眼镜戴来装近视,学他名士老先生。”可见,近视眼镜后来还和名士老先生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虽然现在人们常戏说戴眼镜之人为“文化人”,但还是科学用眼,避免近视的好!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