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 人 来源:《杂文月刊》
有人登山游古刹,见大殿前的功德箱里塞了厚厚的钱,从一元到百元,各种面额的都齐全了。与寺中僧人交谈,得知因为捐款的人多,这功德箱每日一启,数额总在五六千元。
游过名刹,下得山来,见山根处有一家颇具规模的超市。超市门前立了一个爱心捐助箱,箱里的钱与山上的功德箱比真是薄得可怜了。那人心生好奇,凑上前细细研究了一番,见箱里以零钞为主,十元已算罕见的大钞了,分、角的硬币倒是主力,甚至还有超市的购物小票混杂其中。那人又与超市工作人员攀谈起来,进而得知,爱心捐款箱每月清点一次,每次只有千元左右。那人无语,回来后,却向朋友狠发了几通感慨。
如今,国人信教之风日盛。古刹名寺香烟缭绕,已成仙境。众神甚至可以给自己安居之地的众生带来GDP指数。随旅游团游寺庙,导游一定会给你大讲各大殿供的各路神仙都有怎样的神通,然后叮嘱你按需去“请”香。当然,这种焚香方式是很大众的,平淡无奇。而小众的方式,平头百姓只能是仰而羡叹。数年前就有报道,说一些名寺元旦开门的第一炷香花费颇巨,不是等闲之辈可得的荣耀。另外一些重要日子的开门第一炷香,也都象征着焚香者的身份。这香不知是否也算功德,不过即使功德也于天下无关,荫庇的只是捐功德者及其家人。
有人说,当下国人很缺乏宗教精神,只是将宗教功利化了。人们不是敬神,而是贿赂神:但求诸神保佑自己平安,哪怕做了亏心事,作了恶,也不忏悔,不改过,只求自己能在邪恶之路上平安无事。这真是与宗教精神背离得太远了。宗教注重的是内在的精神,而非外在的形式,更非异化的功利。
山上的功德箱和山下的爱心捐助箱,一个敬神,一个助人。敬神该是精神的净化,助人则是对生命的尊重。当人们把超市找的硬币当做累赘丢进捐助箱,当人们将几元零钞轻慢地塞进捐助箱,它们表现出的是对生命的轻蔑,而由轻蔑生命反观出,精神的净化至多是一种形式。人们以自己的亵渎,让一种品德变成了施舍甚至卑陋,也让他在功德箱前的虔敬变成了一种虚伪。
人往山上走,应该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净化;人往山下走,应该是以净化后的心灵去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爱。俗话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似乎低处是污浊之地,非有追求的人所往之处。然而老子说,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于道,是因为它极具悲悯之心,利万物而不争,既不分高低贵贱,也不在意与自己是否有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