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电视综艺节目已成为各大卫视台竞争的焦点。虽节目又滥又多,但今年更名为《我就是演员》的《演员的诞生》,让观众对表演获得了一种“正本清源”的认知,也由此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反思。他们认为,这档节目的火爆,反而折射出了大陆演艺圈的畸形生态。
去年,女演员袁立曾在参加浙江卫视的《演员的诞生》时,曝光节目导演让她演“被淘汰”,多次在微博发文炮轰节目组有黑幕,令外界震惊不已。如此沸沸扬扬的“戏中戏”,曾让该节目的收视一度跌至谷底。
从今年更名为《我就是演员》的节目中可见,为逆转收视颓势,节目组在表演环节下了颇多功夫,几乎每期都能“诞生”出一个实力派演员。譬如左小青、任素汐、涂松岩、韩雪等演员的表演,不仅让观众从他们指尖的颤抖、眼神的凝视、嘴角微微的牵动,见识到何谓表演的专业,而且让这些演员从此打开知名度,人气飙涨。
于是,有不少网友发问:“有这样的节目,好演员就能够被更多人认识,要是没有这样的节目呢?”被称为小剧场“女王”的任素汐,受访时的一番表白,可以说代表了所有参演者的心声:“登上这个节目,就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实力。”而演过不少好戏,却被观众遗忘的涂松岩,也是靠这档节目成功“复活”。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便节目成功发掘了人才,但对于真正演员的诞生,这其实是一个畸形或怪异的现象。因为演员的本职就是表演,对演员的基本要求就是演技,演员不应该从综艺节目中“诞生”。
在当今中国社会,信奉的是“一切都是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演艺圈也遵循着资本操控的商业利益最大化原则。在此背景下,演员的功能被严重扭曲,演员不过是一个明星收割个人商业价值的途径。于是,就有了“流量”之说,关注度成为考量演员的基本标准。
由于对演员正当功能的蔑视,才有了许多“流量IP+流量明星”的作品。这类作品甫一出现,即使的确有轰动效应,但因为作品违背艺术规律,就不可避免地成过眼烟云,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作品和演员都沦为业内笑柄。
如您发现有部分资讯内容不显示,请直接复制链接选择浏览器打开。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