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刷屏”,朋友圈价值比你想象中的要大

转载 网络  2019-01-25 22:38:53  阅读 1436 次 评论 0 条

年关将近,朋友圈里的年味也开始丰富起来,“刷屏”正在改变中国。

1月17日夜里“啥是佩奇”刷爆朋友圈,本来每天仅20万的预售票房,全国刷屏后三天预售分别达到188.3万元、118.4万元、70.8万元。

无独有偶,就在几日前,笔者的一位老乡小S刚刚通过朋友圈拿到几份新offer,现在正在盘算着明年去哪家公司工作,省下了不少找工作的功夫;保定的小M女士在朋友圈里热火朝天地推荐着各种商品,想在春节前多卖点货,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大城市工作的小Z刚刚提交请假申请,希望能错开高峰期,早几天回老家,因为大数据,他的朋友圈里现在全是抢票指南和各类社会热点。

朋友圈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媒体平台。2019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透露,每天打开朋友圈的人数是7.5亿人,每天打开朋友圈的总次数是100亿次。在这个无处不在的商业世界里,每一次打开都在产生价值。

以社交关系为传播纽带的朋友圈,是一个纯粹的去中心化媒介。笔者的微信好友数量越来越多,朋友圈里的内容也愈发五花八门:老家里的亲戚发小、生活在各座城市里的前同事、论坛时代认识的数百位志同道合的笔友、互联网圈的大咖前辈与小学弟等等,有的活成了段子手、有的成了晒娃“狂魔”、有的闷头做着微商,他们组成了我琳琅满目的朋友圈世界。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不一样,我们只能看到彼此与共同好友的动态,每个人都活在由微信好友组成的朋友圈结界里。

只有当网状分布的微信网友整齐划一地同时转(shua)发(ping)某个“内容”时,这个结界才会被打破,信息在六度关系理论下横跨微信上每个网友的朋友圈,每次信息扩散或都伴随着职场、生活、情感问题的解决,仔细计算一下会发现,你的朋友圈价值竟然可以这么大。

“刷屏”解决很多问题
小S是90后,老家HD市短暂的工作经历让我们成为同事,天浩来到北京后与他在工作上仍有很多交集,常常用微信沟通,渐渐也成为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

毕业后小S在一线城市里只短暂地工作了几个月,就回到这座有着近百万人口的三线城市,从工作、生活一直到恋爱、结婚。

有事发朋友圈已成为小S的一个习惯,他初高中时的同学、村里的哥们、以前的同事在HD市生活的很多,平常去唱K、聚餐和近郊旅游,都懒得一个一个发私聊或群聊,都是在朋友圈里直接“喊一嗓子”解决。

城里的房子还有二十年的房贷,虽然每个月只有一千多块钱,对他而言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2018年年底,由于上个工作的公司业绩较差,成为第一批被解雇的职员,随后他就在朋友圈发布了条找工作的信息,刚发布一周就有十几个朋友转发offer过来,现在他开始考虑春节过后去哪家公司。

(数据来源:《2018届毕业求职成本调查报告》)

据国内专业校招平台梧桐果发布的《2018届毕业求职成本调查报告》显示,从2017年秋招至2018年6月,将近40.41%的毕业生2-3个月找到工作,25.87%的毕业生3-5个月才找到工作,6成以上毕业生求职成本超5000元。这里面包含制作简历、置装费、交通费、面试前指导等费用。

如果不是习惯了在朋友圈里呼朋唤友“搞事情”,小S找工作或许是件麻烦事,仅找工作这一项,朋友圈就为他省下了不少钱。

与小S不同的是,小Z是个在大城市里的创业者,朋友圈是他晒工作成果的重要场所,偶尔也会通过朋友圈招聘员工。按照小Z的话说,朋友圈里都是行业里的朋友,很容易招聘到对口的人,当然拉钩、猎聘也是小Z招人的重要渠道。

根据2016年《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里企业职员占比超过四成,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则是自由职业及个体户,占比达到25%;因此朋友圈里和工作、职场相关的内容一直也是主流,此外通过朋友圈分享个新闻、发布个寻物启事、找工作、介绍单身朋友等行为也已是常态。

笔者作为科技圈的普通写手,偶尔参加什么评奖,也会在朋友圈里发几条给自己拉拉票,朋友圈已经成为很多人解决问题的途径。虽然我们很难衡量在朋友圈里找朋友帮的每个忙的价值,但不得不说,朋友圈带来的便利让我们不知不觉中省了不少钱。

当然也有人把朋友圈做成了生意场。

“刷屏”也成为一种职业
小M是笔者在北京周边小城市生活后认识的新朋友,她生活在保定,由于不喜欢家里给她安排的工作,几年前开始在朋友圈里卖东西。

春节前这段时间,小M朋友圈里发布的产品频率高起来,也更丰富了,涵盖了衣服、鞋子、干果、酒水、茶叶甚至小家电。目前她是社交电商平台爱库存上的一名分销商,客户大多数是来自三四线城市的朋友。

据小M介绍,爱库存专门做品牌库存尾货清仓优质商品,品质差不多的情况下价格可能只有市场价的一半甚至更低,目前已经有一批不到一千个的“忠实”买家群。

这些用户是小M在旧有的人脉圈子筛选,以及朋友介绍朋友慢慢发展过来,现在五千好友一直在更换,还有三四个相关的微信群,这些都成了她发展事业的免费渠道。去年毕马威发布的《中国零售服务业白皮书》显示,近年来主流头部电商平台线上新增活跃用户营销成本逐年升高,平均线上获客成本突破200元,已超过线下获客成本。

放在整个市场大背景下来看,小M是数十万、数百万活跃在社交电商行业的一份子,她们作为社交电商在微信里的神经末梢,只要耐得住性子去一个一个地发展好友,在微信里的获客成本几乎为零,对于像小M这样的分销商而言,朋友圈的价值虽然没有一些新闻里“千万估值”那么夸张,按照主流电商的获客成本去计算,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据《2018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397.78亿元,较2017年增长66.73%。在社交电商的发展中,流量之王的朋友圈一直是卖货的重要阵地。

据小M透露自己最早接触微商也是朋友介绍,一开始自己做个人微商,后来社交电商平台兴起后,仔细研究了爱库存、云集、环球捕手、贝店、达令家等之后,最终确定爱库存。小M说朋友圈里的买家都是以前上学、上班时认识的朋友,大多数是三四线城市的坐班族,收入不高不低,普遍追求生活质量。大品牌的库存质量不错又便宜,更受他们欢迎,现在最多一个月能够做到十万的营业额。

小M说以前外人都叫她是微商,现在是分销商,这些称呼并不影响她在朋友圈做生意。入驻社交电商平台比以前自己做微商更省心省事,类似产品图片、文字描述、尺码信息、预告素材、营销内容、售后服务等都由平台完成,比几年前自己要想着办法“传播”舒服多了。

现在爱库存上和她一样的分销商多达60万,触达4亿多用户,销售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包括施华洛世奇、Nike、森马、阿迪达斯、雅培、帮宝适、美的、拉夏贝尔、博洋等国内外知名品牌。

现在的小M想法很简单,只是想趁着过年前多卖点货。

笔者朋友圈里做着“微商”生意的不只小M。骆H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朋友圈里常年都是一款保养产品的图片,偶尔夹杂孩子和自己的生活分享。还有一个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服装店小店主,每次小店上货完都会在朋友圈里发布小视频展示衣服。也有搞装修的杨师傅,他是我的新房子装修时,亲戚在微信上介绍给我的,每隔段时间他都会在朋友圈里秀一下自己的“成果”。

作为每天访问超过100亿次的超级流量池,无论大平台还是小公司,朋友圈已经成为公司甚至个人都在争抢的“零售”渠道。谈起微商的历史,要从2013年的朋友圈疯狂卖面膜说起,如俏十岁、韩束,直至2015年央视一则报道揭开微商里的乱象,俏十岁面膜一夜之间痛失80%的销量,乱象频生的个人微商开始退潮。

此后,社交电商平台开始崛起,相比个人微商的势单力薄,这些在资本助推下成长的平台,主动做起品控,建设好中间物流和售后服务整个体系,流量的事就交给了分散在微信里的每个分销商们,并将选品目光从暴利的面膜、保健品上挪开,大批品牌商品得以引入到社交电商这个生态里来,“微商”们在朋友圈里开售的SKU也丰富起来。

相比综合电商平台愈发昂贵的流量成本,微信、朋友圈本身的去中心化特质,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实现流量裂变。拼多多在微信平台上用三年时间,使GMV接近京东,2018年11月22日拼多多的市值达到261亿美元,与当时的京东市值相差仅为33亿美元。

截至去年底,成立一年多的爱库存,单月GMV突破6亿元,成为社交电商领域的又一独角兽。在这个流量洼地里,每天都在上演后来者的逆袭。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社交电商自2013年出现后连续五年高速发展,2014-2017年社交电商年均复合增长率更是达到90%以上。正规军社交电商平台的兴起,大大优化了朋友圈里的购物体验,平台做好供应链、微商/分销商做好触达,S和小b共同服务c,这种S2b2C模式被誉为社交电商的基石。

(2018社交电商行业上半年融资情况)

在整个社交电商帝国里,虽然包含了微信、QQ、微博等社交渠道,日活7.5亿的朋友圈无疑是最重要的传播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上半年电商行业融资规模就高达289亿元。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朋友圈里“刷屏”卖货已经是一个常见现象,像小M一样开始精细化运营的分销商越来越多,以前她们在朋友圈里卖东西只是“碰运气”,现在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经营自己的目标客户。

早在2016年中国青年报就做过一个2000人的调查,69.9%的受访者称有过在微信朋友圈购物的经历。而微信发布的《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透露,2018年每个月使用微信零售消费买家比去年增加1.5倍。按照主流电商平均线上获客成本200元计算,7.5亿的朋友圈流量价值超过1500亿。每个好友数量超过1000的微信用户,理论上其朋友圈的纸面价值都在20万以上。

当然,朋友圈里不仅仅是电商,“刷屏”也在资讯传播和舆论风向上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刷屏”也在传播正能量
小Z是普通大众的一员,很少在朋友圈里发布和分享和工作相关的内容,只有在老板的“逼迫下”才会偶尔发一些广告,大多数时候都在追寻热点,外出旅行时也会发一发自己的“靓照”,大部分时间很少在朋友圈里晒自己。

上一周末,小Z共转发了五条有关“啥是佩奇”的新闻评论,天浩询问他分享的动机,小Z说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今年可能不回老家,看了短片非常感动,发现了能引起自己共鸣的文章,自己就会转到朋友圈“支持”一下。

进入到2019年后,小Z朋友圈里还有抢票攻略、感人的无锡兵哥哥,以及一些公益求助的信息。不过,小Z坦诚,自己偶尔也会“上当”误转一些谣言,现在朋友圈里热点传播得太快,自己缺乏辨别新闻真假的能力,偶尔误转了谣言也会第一时间转发辟谣新闻。

平常小Z每天都会转发三到五条热点或八卦,少的几个赞,多的几十条评论,这些朋友圈里常见的操作同样具备价值。

根据趣头条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7月,趣头条的月活用户数达到4880万,日活用户数达到1710万。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趣头条营收为7.178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5.144亿元人民币,核算下来,每个日活用户的年维护费是144块。

小Z是大城市里的一个普通上班族,二千多好友里大多数都是自己朋友圈的日活用户,按照趣头条的算法,他已拥有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北上广的上班族早九晚九生活是常态,上班后小Z和亲戚朋友聊天的时间变少,对他而言不会去费心想朋友圈的价值,转发热点已成为一种习惯,也是他和那些很久不私聊的老朋友们的独特沟通方式。

2012年张小龙推出朋友圈时,设想的是给予网友一个分享生活时光的舞台,未想到它已成为国内高活跃的综合社区和主流舆论阵地,晒娃、晒车,兜售致富经,日常八卦,熬鸡汤,转发热点都成了朋友圈的标签。

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感慨“如果能有重来的机会,我会重新设计朋友圈,把朋友圈和个人相册分开,作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一个公开展示,而另一个仅自己可见。”

随着我们微信好友群越来越庞大,朋友圈也被他们稀释成各种「工作圈」、「事业圈」、「电商圈」、「八卦圈」、「养生圈」、「致富圈」,信息的爆炸让很多人逐渐有点受不了朋友圈里的各种“表演”,也就有了1亿用户将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但更多的9亿人还是大开方便之门。

以找工作来计算,你的朋友圈价值几千元;以做社交电商来计算,你的朋友圈纸面财富更能达到十几万、几十万;就算是吃瓜群众,每一次为社会热点的贡献,也在朋友圈里创造着不少的价值。做这个报告的本意,并不是让我们把微信“卖掉”,而是想在大家习以为常的视角之外,找出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一下这个「圈」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就在撰写本文时,“啥是佩奇”热度还没过,其他热点就已占满了手机的方寸之地,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价值。微信改变了我们生活,朋友圈里的刷屏也正在改变中国。

各种精美短文、往刊读者文摘、故事会、意林等……请访问文摘阅读板块,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27801.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