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振涛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10日以来,公募市场已有56只基金(只包含主代码)因触发合同中终止条件或者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而清盘。同时,也有近百只基金发出清盘相关提示公告,面临着清盘风险。
面对这些面临清盘风险的基金,有的基金公司会选择让其清盘,进而从内部进行产品的优化调整,还有的公司未雨绸缪,会想尽办法来帮助基金“保壳”,以求其能够继续运作。
中银基金近期以来就有多只基金在为后期“保壳”而忙。
拟修改合同,多只基金为后期“保壳”而忙
4月11日,中银基金发布了关于中银鑫利灵活配置混合(下称“中银鑫利混合”)基金拟召开基金持有人大会的第二次提示公告。根据公告内容,中银鑫利混合将于近期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修改基金合同的议案,大会投票时间为2024年4月12日至2024年5月13日17时。
据第一次提示公告显示,中银鑫利混合此次召开的持有人会议,审议的修改基金合同议案,拟修改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终止运作的条款。
根据基金合同显示,“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少于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况,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如果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少于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基金将终止运作,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
而拟修改后的条款为,“如果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少于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况,基金管理人应当在10个工作日向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持续运作、转换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运作等,并在6个月内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
对比发现,新条款删除了“基金将终止运作,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的表述。
资料显示,中银鑫利混合成立于2016年3月24日,距今运作8年之久。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末,该基金资产净值为5030.49万元,距离5000万元一步之遥。并且,财报显示,在2023年第四季度,该基金出现过连续2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低于5000万元的情况。
由此来看,中银鑫利混合此次修拟改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终止运作的条款,意图防止基金因触发清盘条件而自动终止的风险,以求能够让基金持续运作。
梳理中银基金近期的公告,不只是中银鑫利混合一只基金拟修改基金合同来“保壳“。
4月1日,中银远见成长混合发布拟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的第一次提示公告,会议拟审议修改基金合同的议案,修改的条款也是基金终止运作的条款。
合同条款修改前为“如果基金出现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低于5000万元或基金份额持有人少于200人,基金将终止运作,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
合同修改后的条款变为“如果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少于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况,基金管理人应当在10个工作日向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持续运作、转换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运作等,并在6个月内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
根据基金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末,中银远见成长混合基金资产净值为5658.11万元。
3月19日,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也同样发布了公告,拟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关于基金修改合同条款的议案,修改的合同条款也同样是终止运作的条款,将原本的触及条件后自动终止运作,改为了后续持续运作、转换、合并或清盘等,由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
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成立于2023年7月11日,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末,基金资产净值仅3200多万元,不足5000万元。
据了解,中银基金在2023年就曾做过同样的举措。中银美丽中国混合在2023年4月7日发公告称,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修改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终止运作条件的条款。
不过,第一次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失败了,参与人代表的基金份额不足总份额的50%。随后,不甘心的中银基金在2024年2月2日又发布公告,就中银美丽中国混合修改基金合同条款的议案第二次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
而根据发布的大会情况公告,中银美丽中国混合第二次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又召开失败了。
如今,中银基金旗下3只基金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拟修改基金合同中终止运作的条件条款,这3只基金的命运如何?有待时间验证!
中银基金的考量
中银基金拟修改基金合同条款,背后大有深意。。
中银鑫利混合的基金经理为贺大路,担任基金经理仅311天,并且仅管理着中银鑫利混合这1只基金。同样,中银远见成长混合的基金经理为蔡国栋,担任基金经理仅224天,也只管理着1只基金。
如果中银鑫利混合和中银远见成长混合后期清盘,基金经理将面临无基金可管的风险,并且基金经理都还是新人,基金清盘后,就少了锻炼的机会,对于中银基金培养新人不利。
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的基金经理周斌担任基金经理也仅2年时间,并且这只基金成立不足1年。如果后期基金清盘,对于基金经理的锻炼和声誉或许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从中银基金自身来看,中银基金是一家老牌基金,截至2023年末,中银基金管理公募规模为4846.35亿元。虽然中银基金管理规模较大,但存在偏科现象,固收重而权益轻。
Wind数据显示,2023年末,中银基金股票型产品16只,规模为42.27亿元;混合型产品53只,规模为279.45亿元;债券型产品68只,规模为2525.12亿元;货币型产品6只,规模为1988.32亿元。
从规模上来看,2023年末,中银基金权益类产品(股票型和混合型)规模为321.72亿元,规模占比不足10%;固收型产品(债券型和货币型)规模为4513.44亿元,规模占比超过90%。
此外,wind数据显示,过去的2023年,中银基金旗下有14只基金清盘,在市场清盘数量最多。而截至2024年4月10日,2024年以来,中银基金旗下已经有4只基金清盘,清盘数量排在前面。并且,2023年和2024年目前清盘的产品中,大部分都是权益类产品。
通常,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尤其是产品线较少的公募公司来说,面对基金清盘风险或后期可能清盘时,他们可能会采取措施进行“拯救”。相比之下,大型头部公司通常更为从容,他们可能会通过清理旗下的“迷你基金”来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
但是从中银基金来看,本身中银基金权益类产品相对较弱,加之近1年多来以来已有18只基金清盘,多是权益类产品。这种情况下,如果中银基金旗下的部分权益类产品继续清盘,对于中银基金品牌价值或带来不利影响。
由此来看,中银基金在后期需要控制好基金清盘数量,进而想办法管理好权益类产品,不断提升权益类产品规模。
为了您更好的访问本站,请使用手机或平板自带的浏览器可获得更佳的浏览体验。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