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而这句话到了“社恐”那里,可能会变成:“为什么人一定要在一起?不会觉得特没劲吗?”
对社恐的人来说,“独自一人”才是所有快乐的源泉。
这里提到的“社恐”,是非病理性的,主要指的是一种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擅长交流,在人多的社交场合时常陷入尴尬和恐慌、喜欢享受独处的一种状态。而这种“恐惧社交”的人,并不在少数。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社恐”症状:
能用微信解决的事情,绝不打电话;
偶遇熟人,总是在打招呼和装作视而不见中左右为难;
对方主动取消了你一直不想去参加的聚会,你会非常高兴;
一群人在一起,时常会陷入坐立不安或尬聊的尴尬中。
……
如果你想逼死一个社恐,只需两句话:“一起走啊”、“电话聊”。或许你会奇怪,以前并没有这么多“社恐”的人,现在却越来越多地被拿出来作为一种现象探讨。社恐似乎是一种应时代而生的“病”。
1 “社恐们”的春天来了?
日剧《卖房子的女人》中有一集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复原”。在剧里,一对老夫妇因为住在独栋的房屋里,上下楼梯开始变得困难再加上儿子不在家,所以打算卖掉现在的住所换一个小房子居住。但是当房产中介万智进行房屋核定的时候,她发现有一间屋子很少打开,并且里面会传来奇怪的声响。
《卖房子的女人》剧照
万智怀疑屋子里面有人,夫妇俩却矢口否认。为了查清真相,她制造屋子着火的假象。等了一会儿,果真有一个人大喊着“着火了”跑了出来,跑出来的人正是屋主声称已经独立生活的儿子。因为多年前在公开场合出糗,他们的儿子再也不愿与外界沟通,于是就在卧室里足不出户呆了20年。夫妻俩卖房就是为了给儿子足够的经济来源,让他即使与世隔绝也能后半生无忧。
社恐的房东儿子选择躲进箱子里和万智对话
同剧中的主人公一样,很多社恐的人都有逃避型人格。他们遇到不想面对的事情和不想交谈的人,都会选择绕道而行——因为害怕聊天尴尬、冷场而拒绝聊天。因为怕自己不讨人喜欢,而选择将这个潜在可能切断。
这样的人在以往会被评价为“不合群”、“怪异”,或者被定性为邋里邋遢、沉闷无趣的“宅男”。如剧中的老夫妇对家中社恐的儿子虽然担忧,但在外人面前也会采取掩饰的态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恐人群越来越多地敢于表露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
这得益于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对于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的改变。以往,人际关系网需要以熟人为中介才能建立起来。而随着网络的发展,不需要通过熟人,只要以社交网络为中介便可以实现关系的交互。
这弱化了人在以往人际交往中的属性,使“社恐们”可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需要沟通的时候,拿起手机完成社交。不想社交的时候,也可以自主切断网络。
网络的虚拟环境也为社恐者营造出了一片舒适区,在不需要面对人群的环境中,他们可以更大胆地表达自我。
更神奇的是,社交网络原为社交而生。但如今它却为“社恐患者”提供了“以社交隔离社交”的便利。当社恐们融入人群无所适从时,低头看手机、刷朋友圈就可以成为帮助他们掩饰尴尬的灵药。
在产品的设计中,似乎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这部分人群的需要。手机的在线点单,网上购物、店中二维码自助点单,都为社恐们减少了需要和陌生人社交的机会。
“社交网络可以不社交”给社恐提供了便利,使他们有更多的私人空间,不会在过密的人际交往中感到无所适从。
2 内向的“社恐患者”有何不可
虽然社恐们更加敢于在网络上表达自我,也获得了更多的包容,但偏见依然存在。
有人社恐是源自于天生的内向人格。大众对这种性格通常都抱持着一定程度的偏见。
“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内向”,很多内向的人都会从亲朋好友嘴里听到这句话。在很多人看来,“内向”是一个贬义词,它意味着少言寡语、没有冲劲、优柔寡断。在某种程度上的社会偏见的影响下,大部分人会觉得外向的人更受欢迎,内向者需要努力让自己变得开朗活泼起来。无数的演讲和书中也会反复提到主人公如何经过训练,让自己从一个内向的人变得外向从而走向成功的故事。这种大环境使得内向的人为了寻求认同,被迫社交,让自己变得合群,但他们的真正诉求却无人在意。
其实,内向性格的人有很多优势。有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人更容易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就。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倾向于在特定领域保持热衷和专注,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困难或者枯燥的环境坚持下去,直至成功”。
比如电影《壁花少年》中的主人公查理就是一个个性内向、敏感的,在学校中容易遭人冷落的“壁花少年”。
《壁花少年》剧照
但是他的朋友帕特里克读懂了他性格中的优点:“你看见事情,你理解事情。你是在一旁默默观察的人。”
不善于表达的人,其实更善于观察。他们的共情能力更强,对人的感情更加敏感、细腻。但这些优点却很容易被人忽视,也会被他们自己掩藏起来。隐藏的手段之一就是“假装外向”。
朋友小怡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无论是否身处于陌生的场合,她和谁都能聊上几句。但是有一天,她认真地对我说:“我其实是个社恐。虽然我表面上很热情,但其实内心很不想与人交流,也不想踏出房门半步。”
在“外向崇拜”的文化里,不知道还有多少像小怡这样的人,用虚假的壳包裹着自己内向的心。其实,尊重个体差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真正理解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理,才能让更多人解放自己,拥抱因社会偏见而掩藏的自我。
3 我是社恐,我很快乐
如果你以为“社恐患者”孤单寂寞冷,那你就错了。
他们更擅长与孤独相处。他们的快乐不需要建立在外界的肯定上,他们自己便拥有寻找快乐的能力。
芬兰是众所周知的“社恐”国度。芬兰人就连排队的时候都要与旁边的人相隔两人左右的距离。
Reddit上有一个帖子精辟地描述了芬兰人的特点:“成为一个芬兰人首先要先知道的是:我们不喜欢(亲近)别人。”但这并不妨碍芬兰人自得其乐。在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世界幸福报告》里,芬兰人的幸福感在156个国家中排名第一。
你是“精芬”吗?
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中的主人公五郎,一个人走街串巷寻找美食,品尝美食时的幸福感并没有因为是独自一人而有丝毫减损。
甚至我们的祖先也并不把“社恐”当回事。如果你生活在唐宋时期,当你路上遇到人,不想见面或打招呼时,就可以用扇子遮住脸,从他们身边坦然走过,也不会被认为失礼。这种礼节被称作“便面”。
《清明上河图》里的“便面”
在“社恐们”眼中,从外事外物上获取快乐的方法已经过时了。内心的充实和自我满足,才是更与时俱进的快乐之道。
所以,没必要强行改变他们的世界。只要不影响生活,社恐对私人空间的需求也应该得到尊重。况且有些时候不需要他们迎难而上,那么倒在地上趴一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村上春树曾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写道:“只要走运,在世间找到适合自己的“缝隙”,就能很好地生存下去。”无论你是否社恐、有哪种“怪癖”,这都可以作为我们生存在世间的准则。
END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三联生活周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