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平台层层“薅羊毛”,背离契约精神

转载 新京报  2019-12-18 21:28:21  阅读 987 次 评论 0 条

 

收费就取消广告,交的钱少就看30秒广告,这不是“提供服务”,而是逼迫用户花钱购买一个“不被打扰”的权利。

互联网行业有一个好玩的规律:行业初兴时,是用户薅平台的羊毛,但到行业大势已定,往往会变成平台变着戏法薅用户的羊毛。

所谓互联网行业常说的羊毛出在“猪”身上,其实只是一种善意的修辞,在真实的世界里,羊毛只可能出在羊身上。对于这一点,最近被视频网站“薅”得不厌其烦的用户们应该特别有感受。

为了看一部热门电视剧,或者只是为了避免动辄三四分钟的广告,你可能需要先花上百元买年费会员。等你开通了年费会员,会发现还需要再额外买个其他会员,才能再多看两集,或者消灭片头广告。等到再从年费升级成钻石会员,才发现片中还有广告……

表面上看,这是极其不合理的收费体系导致的“用户干扰”。

在互联网产品中设置用户付费墙,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其关键之处在于,所谓层层付费,是“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比如说,不同层级的会员可以享受丰富程度不等的内容,这还勉强算得上是“差异化服务”。

但从最近网友爆出的收费体系来看,视频平台当下的收费模式并非“花钱买不同服务”,而是“花钱少受罪”。收费就取消广告,交的钱少就看30秒广告,交的钱多就完全不看广告,这种模式本质上并不是“提供服务”,而是通过干扰用户正常体验的方式,逼迫用户花钱购买一个“不被打扰”的权利。

从这一案例来看,视频平台以“名不副实”的会员体系和骚扰性的手段来“逼迫”用户不断花钱,从而引发了用户的普遍反感。更深层的核心矛盾在于,平台如今所售卖的“会员”,其真实价值并未得到用户的认可,原本用于服务不同用户的付费墙,在这一产品体系中变成了“一层一层薅羊毛”,完全背离了契约精神。

这并非一家视频平台的问题。事实上,不少互联网企业在完成了第一步的流量集中之后,都没有想明白,究竟应该如何“体面”地从用户手中赚钱。很多互联网企业在有了流量之后,就立马搞出各种“会员付费”体系,而这一收费策略的变化,只是将过去免费的资源变为付费,或者,是将正常的功能加上一大堆广告。

相比较传统行业,互联网平台存在明显的流量集中特征。加之,随着国人版权意识的上升,越来越多人开始购买视频平台会员服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视频网站付费会员超过2亿,对于动辄用户规模数千万甚至过亿的平台来说,这意味着:仅此一家(或几家),别无可选。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底气,他们敢过度向会员一层层收费,敢于把盈利模式做到简单粗暴的地步。

传统广电时代,用户想要看电视剧,可以在至少数十家卫视电视台之间挑选,而如今,三家瓜分掉了过去数十家电视台和小网站的全部用户。这也意味着,当某个平台通过独家合同对某些内容完成“垄断”后,其实,用户的议价权、可选择权几乎消失了。

互联网虽然提供了便利,但也造成了垄断,视频平台固然极大丰富了用户的消费选择,但也限制了用户的消费选择。互联网曾经是免费的,但当平台真的收费,也可以翻脸不认用户。

因此,表面上,这是一个平台不合理产品过度收费的问题,而从深层来说,这又是一个过度集中的行业和企业,开始侵犯消费者选择权的困境。

为了您更好的访问本站,请使用手机或平板自带的浏览器可获得更佳的浏览体验。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40536.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新京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