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到了。在一年里最热的日子,到底该吃点什么呢?
这个问题在南方也许会有很多种答案,但在北方老一辈人那里,头伏吃饺子几乎是个统一的答案。
很多南方人不理解,为什么北方人总要找借口吃饺子?
而实际上,头伏吃饺子的北方人,可能还不算是最爱饺子的北方人。山海关外的东北地区,就连圣诞节这种洋节都要吃饺子。
这已经不是单纯地找个借口,只有对饺子有发自内心的爱,才会有这种“饺子至上”的生活态度。
这种热爱随着东北人的步伐走向全国,以至于到处都有东北饺子馆。但这种热爱从何而来呢?
几乎没人能抵抗饺子的魅力。所谓“好吃不过饺子”,不单是因为人们把面、蔬菜和肉结合在一起,还因为饺子多是水煮,而且皮隔离了水,所以就算厨艺不到家,煮得太过了,只要饺子皮没破,馅怎么也不会过熟,多半还是会肉嫩汁多,让人食指大动。
虽然北方人都爱饺子,可就算是东北汉人祖先:山东人、河北人、河南人,也没有东北人爱得那么炽热。
而东北人爱饺子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东北实在太冷了。
这是所有东北食物面临的最大难题,无论是炖菜、烧烤还是饺子,都是东北人对抗严寒的法子。饺子可以吃十个煮十个,烫嘴又烫心,除了味道,还给人温暖。
但这还不是老一辈人痴迷饺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饺子金贵。
中国是个长期缺乏食物的国家,清朝末年,在最富庶的江南,副食和肉类也只占总食物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主食。
而像饺子这样主食只占三分之一,蔬菜和肉类占三分之二的食物,是妥妥的高档食品。
各地风俗里,也只有过年要吃饺子,从这点上说,东北人对饺子的热爱,还建立在他们长期对饺子的欲求不满之上,所以这种爱深入东北人的骨髓,以至于他们走到哪里,就要把饺子馆开到哪里。
全国各地都有东北饺子馆还有一个原因,东北外流人口太多。通过仔细调查会发现,东北的人口迁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并不只是因为近些年东北经济不好,也不只是因为90年代东北大规模下崗。
其实新中国成立之后,东北经历过几次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初期迁入了一大批,五十年代末又迁出了一大批,三线建设又迁出了一大批,八十年代很多外迁的人又返回了东北,后来九十年代下岗又外迁了一批,这中间还有为了国家建设的小规模迁入迁出。
很多人以为铁人王进喜是东北人,其实他是随着找石油大军来到东北的甘肃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东北人也许是全中国适应能力最强的一群人,可能适应能力早已被写入他们的基因。
他们的祖先就因为人多地少,被逼无奈闯入苦寒之地。
经过战争的摧残后,东北人又为国家工业化立下汗马功劳。再后来就是阵痛期。
“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这台词虽然是虚构的,但如果真有人说出这句话,那这个人多半是东北人。
而经历过各种变故的东北人,今天又活跃在各个城市最普通的角落。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