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世界确诊病例突破千万,死亡病例突破50万,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不容乐观,病毒丝毫没有向人类妥协的意愿。
在全球人民共同抵抗新冠病毒之际,科研人员也在快马加鞭地研发药物与疫苗,并期望新冠疫苗的到来能停止这场无声且残酷的硝烟。
那么,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到哪一地步啦?
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到哪一地步啦?
截止至7月2日,根据世卫组织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获得临床试验候选疫苗的数量达到18个,其中有7个来自中国。疫苗研发采取的技术路径主要有核酸疫苗、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其中研发较为迅速的有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
1、灭活疫苗
通俗来讲,灭活疫苗是将病毒的“尸体”注射进身体,从而刺激身体产生抗体。走在灭活疫苗赛道最前面的,是中国选手,比如: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与国药集团,目前已在阿联酋启动灭活疫苗三期临床试验;中国北京科兴生物研发的“克尔来福”疫苗如今已完成一期/二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良好,将预备启动三期临床试验。
2、腺病毒载体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利用改造过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而研制成的病毒疫苗,在该赛道上领先的选手有中国和英国。6月11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和康希诺生物联合研发的Ad5-nCoV疫苗已完成二期临床试验揭盲,数据显示良好,目前该疫苗已批准为军队特需药品。而海外那头的英国牛津大学,目前已联合药企阿斯利康开展了腺病毒疫苗的研发,现正处于三期研究阶段。
3、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相当于把一份病毒档案呈递给人体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学会辨识”。核酸疫苗技术新颖,目前为止没有成功的案例。如今,针对新冠病毒的核酸疫苗研究项目较多,其中暂时跑在第一名的是美国Moderna药企与美国NIAID联合研发的RNA疫苗,正在进行二期临床试验,预计在7月将开启三期临床研究。
4、重组蛋白疫苗
这种疫苗不生产完整的病毒,而是通过制造新冠病毒的“关键部位”,供免疫系统辨认。这种类型的疫苗研发项目大多处于一期临床试验当中,如诺华、三叶草生物制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
新冠疫苗研发将会面临哪些挑战?
对于新冠疫苗的研发,我们也不能过早地持乐观态度,因为疫苗在研发、生产、接种等环节上,都将会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研发上的挑战。要研究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没个十年八年是很难办的,而新冠病毒爆发以来仅有半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极其艰难的。另外,新冠病毒狡黠无比,人们对它认识不足,很多谜团尚未解开,研发失败的可能性较大。类似“新冠疫苗对人体是否能提供持续的保护”、“保护时间多久”、“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否能足够防止再次感染”、“疫苗是否会造成抗体依赖增强效应,使病毒感染加重”等问题,都是研发过程中必须要回答的。
其次,是生产与分配上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在7月3日指出,2020年年底或会有疫苗显示对新冠病毒有效,但产能是否能跟上需求,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只有全球绝大多数的人都实现免疫,才能赶跑病毒,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是,面对巨大的产能需求,供给方该如何应对?即使供给充足,疫苗在全球又该如何实现公平分配呢?甚至连小小的药瓶,我们都有可能难以解决:据了解,全球目前只剩2亿个疫苗玻璃瓶,如果生产无法赶上来,全球将会爆发玻璃瓶短缺危机。
还有,说服人们接种疫苗又是一大难题。虽说目前很多人都把战胜新冠病毒的希望寄托在疫苗身上,但依然有很多人对疫苗持怀疑态度。美国CNN在5月份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1/3的美国人对接种新冠疫苗不感兴趣,即使它价格低廉,也不愿尝试接种。也就说,人们对疫苗的怀疑,对科学家的不信任,是解决新冠病毒的又一难题。
新冠疫苗离接种还有多远?能成为人类的“免疫通行证”吗?
新冠疫苗的研发可谓是“生死时速”!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打上新冠疫苗呢?
6月26日,WHO宣布在2021年底前向世界提供20亿剂疫苗,其中的一半将提供给中低收入国家。美国IHSMarkit公司也曾预测,或许等到明年夏天,人类才能获得一个得到完全批准的有效疫苗。
而我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中青报采访时就曾表示,当下有几种疫苗的研制工作都在有效推进,这些疫苗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应用,应该问题不大。吴尊友还表示,疫苗并不一定能成为人类的“免疫通行证”,但目前疫苗还是当下最有希望的防控措施。
参考资料:
[1]谷会会.中国新冠灭活疫苗有望在全球疫苗竞赛中拔得头魁.健康界.2020-06-29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