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益萍 来源:《意林》
“传统”这东西,真的不易说清楚。
大家都认为,中国菜的特色是合餐制,整盘食物放上台,然后一齐起筷。原来这习惯只不过才四百年历史。从出土的壁画中,我们看到两千多年前人们是坐在地上分案而食的。到了宋朝,椅桌普及,大家才开始同台吃饭,为合餐制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如此,一般家庭尤其是富贵人家,出于卫生及外观考虑,围桌而食,依旧分餐。后来我国的塞外民族惯于粗放式地把食物放上桌同吃,上行下效,合餐制才终于在清朝流行起来。
现今我们去吃日本菜,筷子一定是横放,这是人与食物神灵的界线,日本人说过“我开动了”,才把界线拿开。
中国人误把筷子直放,厨师看见不快,因这是刀刃相见的意思。其实,我们老祖宗吃饭,一直把筷子横放。只因外族吃饭时用刀,习惯直放,到了五代十国,为了招待外宾,筷子才开始直放。所以说,要界定什么是正宗,不容易。
很难相信,“刺身”曾经是我国的时髦菜。
《論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脍”是生肉的意思,孔子认为刺身切得愈精细愈妙。“脍炙人口”,生吃与火烧,正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菜式。
鲈鱼片加香柔花拌酱油很著名,隋炀帝吃过大赞,此菜叫“金齑玉脍”。
潮人吃潮菜,杜甫喜鱼生,曾写过“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至于为什么到了明清“脍”逐渐式微,原因已不可考,只能是口味改变吧。
另一例子是猪肉。记录北宋生活的《东京梦华录》,详列了当时的肉类,有羊、鸡、鹅、鸭、鹑、獐、兔等,里面竟然没有牛肉及猪肉。
牛用于耕田,有些朝代禁吃,这个容易明白,但看不到猪肉菜式,不能理解。
其实中华民族很早就以猪肉为食,后来受少数民族影响,羊肉的地位急速提升,大家争先恐后,类似于现在的松露及鱼子酱的地位,猪肉反而变成了地底泥。
苏东坡被贬后这样说:“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证明了当时的市民对猪肉不屑一顾。
才子生活拮据,把月资分成三十份,每日只能用150钱,羊肉买不起,唯有吃猪肉,因而创造了东坡肉。
这羊肉潮流在明清风行过之后,才再次让位给牛肉及猪肉。
古代人除了口味与现代人大有分别外,烹调技术亦不同。
一直引以为傲的中式铁镬,在春秋时期根本未出现,直到唐朝,仍然没有炒这一概念,自然没有炒菜这一味。
那时候的蔬菜怎么吃呢?除了做汤菜,便是史书上常出现的“菹”,即是腌菜。
中国曾经是腌渍大国,当今云南等地还留有此风。到了宋朝,终于有铁锅及炒的记载,明清之时,技法大成,然后出现熘、爆、煸等菜式。
四川人、湖南人、贵州人都最吃得辣,但他们的祖宗未必如此。
明朝末年的《食宪鸿秘》中出现的“辣汤丝”,用的是芥子花椒。
袁枚的《随园食单》,介绍香料的一节便没有辣椒的踪影。
真正的辣椒,到了明末才由南美传过来,然后遍地开花。四川人吃辣的“传统”只有一百多年,在中国整个饮食历史中,算小儿科。
看了这些资料,相信大家明白,假如有一天能够穿越回唐朝,看到那时候的食物,人们未必认得,亦未必吃得下。
即使如此,我们亦无须把一种模式、某款口味看得太重,中国菜的真正传统,便是去芜存菁,不断演化。
访问无忧岛网站,请使用谷歌和苹果浏览器!部分浏览器访问本站可能会造成内容页面的缺失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