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
北京的春天算不上气候宜人。领教了卷土重来的沙尘暴和接连数日的浮尘天气,连阴雨天竟然也变成了一种大自然的款待,雨水洗刷着天空被弄脏的土脸,空气难得的潮湿氤氲。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拿着提前在官网预约好的通行码,我走进了暌违多年的本市公立美术馆。
徜徉在各个主题展区,间或发现自己喜欢或关注的画家作品,倍感亲切,心头暗喜,那熟悉的逛美术馆独有的心有灵犀的感觉又回来了。展厅里观众寥寥无几,不必担心人太多只能盯着谁的后脑勺,或是在一幅画作前面站久了影响到他人,这也是雨天观展的一个好处。
作品看完,徐徐步出主馆,撑着雨伞穿过由几棵高大笔直的松柏点缀的户外名人雕塑展区,找寻到美术馆附属的纪念品商店。买上一本砖头般厚重的《梵高手稿》,坐在旁边由透明玻璃穹顶包裹的咖啡厅里,喝上一杯温热的曼特宁手冲咖啡,听着雨水啪嗒啪嗒落下的悦耳妙音,伴着咖啡香气随手翻阅后印象派大师文森特·梵高的信件手稿。
“我还是孜孜不倦地在我的画布上耕耘,就像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一样。”梵高做过很多工作,半路出家学习绘画,勤勉努力。他和弟弟提奥书信往来频繁,弟弟是他精神上的诉说对象和物质上的绝对支持者。他在信中事无巨细地谈起自己在绘画技巧上的进展,附上最近的素描作品,以及一些找模特买材料的画家日常琐事。
翻看着这些手稿,仿佛和他的作品建立了沉浸式的情感连接,欲罢不能。这就是在美术馆里和自己相处的美好的一天,我心安处,赏心悦目。
我喜欢旅行,每到一处陌生的目的地城市,一个很重要的行程就是去逛美术馆。套用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我不是在美术馆,就是在去美术馆的路上。”以至于日后对那座城市的印象中总是夹杂着美术馆里的细枝末节,比如哪些馆藏佳作令人念念不忘。
三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春风裹挟着细雨的灰蒙蒙的天气里,我独自伫立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内,看着那幅《杏花》,瞬间泪流满面。
那是梵高完成于生命最后一段岁月里的作品,是他住在疗养院里画给弟弟提奥新出生的婴儿的礼物。一边是为弟弟一家添丁喜讯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开心,另一边是因疾病和生活事业的不顺而备受折磨的痛苦,下笔力透纸背,蓝色天空背景下的白色杏花透露着春的气息,宛若那个以他的名字文森特命名的侄儿给全家带来的新希望。
作家陈丹燕写过一本博物馆旅行书《往事住的房间》,里面写道:“每当我走进博物馆,常常闻到一种博物馆特有的空气,沉重,安宁,散发着象征着旧物的干燥气味。也许那正是往事自带的气味。”
博物馆是往事住的房间,那里有隐秘的磁场,我还记得驻足在那幅《杏花》面前,让我久久无法移步的感动,仿佛在和曾经的伟大心灵交流,那一刻共情能力到达峰值。我无法解释这种感受以及为什么偏偏是这一幅,但那种感受又很清晰。这大概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吧。
其实下雨天和美术馆最配了。旅行中往往无法预估天气,欧洲又多雨,总要调整行程,“看天吃饭”。下雨时在美术馆里耐下心来细细参观是最妙的行程安排,三四个小时看下来,外面已是另一番天地景象。记得那次从梵高美术馆走出来时雨已经停了,太阳的光晕打在玻璃外墻上竟有些晃眼,提醒我回到现实世界。
前些年到处走走停停,带着朝圣的心情去拜会大师们的原作,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和奥赛美术馆,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国家博物馆,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粒粒散落各处的宝石珍珠串联起心中的艺术王冠。
在当下不能去海外旅行的漫长的特殊时期,都是靠着这些珍贵的回忆过日子呀!疫情之下,各大美术馆的社交媒体账号上亦推出不少云游美术馆的主题活动,工作人员会每日更新馆藏作品的图片并详解背后故事,为不能出门亲近艺术品的居家民众缓解几分焦虑。
和很多人一样,我大概是在开始海外旅行后,才迷上美术馆的,此前除了知道寥寥数幅世界名画外,艺术知识储备基本为零。从在旅途中爱上美术馆开始,发展到为了某个美术馆而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个会上瘾的爱好。
作家祝羽婕曾到英国圣马丁学院进修艺术策展专业,写过一本书叫《人到了美术馆会好看起来》,记录留学期间参观过的欧洲大大小小的美术馆,把个人的观展体验写成一篇篇随笔。书中写道:“所有的走马观花都只能看到表象,倘若深入交流,你就会发现每一条纹理都在传递情感,如大地的沟壑,爱人的皱纹。哪个生命长得过艺术?”这也正是艺术之于普通观众的魅力所在。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艺术作品的熏陶对人生的艰难无能为力,但它可以是平凡人心灵寄托的乌托邦,暗匣里的珍珠,镶嵌岁月的瑰宝。它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只需要等一个下雨天。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