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宽
很少看朋友圈,有朋友转发给我,才知道又有篇热文在父母中间传播,是关于八百万元的学区房和环游世界的。特意搜出来看了一下。
不想讨论学区房要不要买,带小孩环游世界有没有意义,我相信每个家庭都在尽可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上小学二年级时,我差点失学。因为老师每天布置大量抄写作业:这篇课文抄十遍,那篇生词抄二十遍,诸如此类。
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会用戒尺在手心里重重地打,缺几遍打几下,打完还要罚他在教室外面站一节课。
我从小就是个脸皮很薄的小孩,受不了当众挨罚。因此,每天放学回家,只好乖乖地抄啊抄,没有时间玩耍。
一天天过去,我觉得自己快要抄成个呆瓜。
爸爸最先受不了了,他总是说:“你出去玩,不要做这些没有创造力的作业。”
可是,做不完作业会挨打,我不敢。
有一天,爸爸忽然严肃地说,不要去上学了,他每天下班回家教我。还跟我妈说:“那么有灵气的孩子,会被这种教育毁了的。”
上学竟可能毁了人!那是我第一次听闻这样的“歪理邪说”。
我爸的提议遭到了我的激烈反对,那时不上学的孩子,会被同学们看成异类,我没那个胆量。
那时除了公立学校,没有其他选择。爸妈都有工作,我不上学的话,白天就没了去处。所以在我和我妈的坚持下,我还是继续上学了,但我爸和我达成一个协议:
每天的抄写作业,我只能写一遍,剩下的九遍也好,十九遍也好,爸爸会模仿我的笔迹,全部抄完。
我听到这个建议时都震惊了,万一被老师看出来,后果简直不敢想。
第一次拿着作假的作业交给老师时,我忐忑至极,手心的汗把作业本的边角都泡软了。
我觉得一定会被当场戳穿,那一幕至今铭记在心——老师拿着作业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就在作业末尾画了个大大的红钩,竟还给我了。
这就表示通过了!我很惊讶,又窃喜不已,从此欣然接受了爸爸的提议。“没有创造力的作业”全部由我爸完成,我多了许多瞎玩和看闲书的时间。
后来长大些才明白,或许是爸爸找老师谈成了什么条件,既不公然反对老师的教育方法,也能让我成为这种教育之下的漏网之鱼。
那时我把爸爸的行为视为对我的一种纵容,犹如我要五块零花钱,他总是给十块一般的纵容。
长大后才理解了他的苦心。用我爸的话说,是在夹缝中艰难地保护孩子天生的一点灵气。
于我,学到的是面对权威也要独立思考,“灵气”很重要,还有反抗的策略和方法。
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我稀里糊涂地拿了小学各科第一(仅此一次撞大运),还有一张画在全县评比中得了一等奖。拿了一堆奖状回家,妈妈的反应淡淡的,也没有像同学家那样把奖状贴上墙,我当时还有些失落。
或许是他们有意为之,或许是真的不在意,总之造成的结果是,我认识到学习不是一件为了达成某个目标的事情。但也留下一个后遗症,我心中少有与人竞争的念头,工作之后更是,喜欢就做,不喜欢就走人,不会为了赢而做什么。
这一点在刚入职场那几年,让我吃了不少苦头。职场哪有不竞争的啊,我是逢争必输,因为觉得争争抢抢实在没意思,不肯花心思。
后来,从职场的动物园跑进单打独斗的原始森林,不喜竞争这一点才终于发挥了它的正面功用。因为心里没有别人和对手,才能最大限度享受到做事的乐趣。
在时代强大的扭曲力场之下,我有幸找到适合自己的“缝隙”生存。也因为不上别人的擂台,就无所谓成功与失败。
小时候家中有个习惯,每天早上等妈妈端早餐上桌前,爸爸会随手从书架上抽一本书,随意翻开一页念一段。他不过多解释,也不要求背诵,只是要我们感受。
他说,诗是作用于心灵的,而不是作用于头脑。要我放下分析,去感受意境。
那些个早晨,我们一家围坐炕上,吃着早饭,北方早晨稀疏的阳光从炕上的窗户照进来,饭前爸爸读过的诗句,还在心中回味,像是写诗的人,此刻也在我们身边。
这是人生中一想起来,就觉得幸福的画面。
有一些诗句蕴含的意境,也形成了类似精神家园的东西: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读这首诗的那日早上,窗外大雪纷飞,家中灶火烧得正旺。好像自己就在那叶孤舟上,天地之间的冷寂与旷达之气笼罩周身,还有一种我虽渺小却与这苍茫天地连通的静谧。
多年后,一想起这句,就觉胸中疏朗,呼吸之间,都是冷冽的雪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那种磅礴的景象,让我第一次听到,就对边塞之地充满幻想,以致长大后一有条件就独自奔走在边疆地带,大漠、戈壁、莽莽荒原、冰川与雪山,这些意象是内心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源,足以抵抗现实的各种鸡零狗碎。
还有极爱的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人生多的是这种无处诉说的痛彻心扉,无论贫富,渺小或伟大,这悲喜何曾放过谁?
爸爸说,都说读诗无用,其实是最有用的,没有这些无用的趣味,人生就像一口枯井,多活一日都不耐烦,那种苦才是真的苦。
小时候不明白,现在懂了。
如今读诗的潮流再次回归,周围有孩子的家里,至少都有一本金子美玲,或者《给孩子的诗》。
想起爸爸为我们读诗的岁月,是九十年代被全民下海的浪潮裹挟着,文艺最无用的时代,我不知道他心中的定力从何而来,却成为我如今的指引。
不比较,不引导竞争,教育不唯有用,当如春风化雨,是我从爸爸身上学到的。
我们的孩子,一生是不是一个常常觉得幸福的人,这取决于他的内心是否总是充满力量,是否对生活感到知足,能否与欲望和谐共处。
这些,外面看不到,只有自己清楚。好的教育,作用于看不到的内心,作用于一个人的本质。
说到底,所谓教育,不过是做父母的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我们自身的修为,是托举着孩子的那只手臂。
所以,买八百万元的学区房还是用八百万元环游世界,又有什么区别?
你愿意如何,有能力如何,便坦然接受并好好享受你的選择吧。重要的,从来都是每天二十四小时一分一秒如何度过。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