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局
吃笋,是浙江人的春季盛宴;而挖笋,则成了浙江人的团建活动。
雨后,随着春笋一起漫山遍野冒头的,就是这些夺笋的浙 江人。
浙江人有多爱吃笋?
每到春天,浙江人的餐桌上就会惊现竹笋连连看。从国民小 菜“油焖笋”,到“酱肉蒸春笋”,再来点倒笃菜肉片炒笋片,万变不离总是笋,怎么也吃不腻。
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光杭州人就要吃掉60万吨竹笋。清新爽脆,“鲜掉眉毛”,就是浙江人对笋的印象。
外地人则怀疑,这些浙江人是不是生肖属熊猫?
时令美食,如果只是来源于餐馆酒肆,那么味道虽美,却终究有遗憾。
每个地道的浙江人,都有过上山挖笋的记忆;每年惊蛰一过,比蛇虫鼠蚁率先苏醒的就是浙江人骨子里挖笋的基因。
要想判断一个浙江人的纯度够不够,翻出他们小学的命题作文就能验明正身:
本地长大的小学生,十个有九个都写过“上山挖笋”的命题作文。
挖笋这件事情,小时候是社会实践,长大了是公司团建。
小时候跟着长辈去挖笋,长大后带着儿女去挖笋,老了之后还能约上老伙计去挖笋。
一个浙江人的春日记忆,不是上山挖笋,就是在上山挖笋的路上。
在北方人眼里都是弱风扶柳的江南美女们,进山开挖之后,个个都能倒拔垂杨柳,一手竹笋
一手锄,连走十里不带喘。
就像夏天“能否收到成筐杨梅”可以证明自己在本地的排面一样,“有没有人约你一起挖笋”,也是浙江人社交圈里的隐形鄙视链。
如何判断一个浙江人的人脉圈子是否够广,交友能力是否够强?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看看每年春秋两季有几个人邀请他 挖笋。
为此而建立的各种“笋友圈”,也让整个春天的竹林不乏丝巾大姐和棒球帽大叔的仪仗队。
线下面基讨论笋圈局势,也是迅速和浙江人打成一片的杀 手锏。
不论你来自湖州、常州还是温州,只要交流起挖笋心得,咱们就是拥有同一个梦想的异 姓兄弟。
在找笋这件事上,浙江人的第六感堪比野生克格勃。
如果你缺乏寻找竹笋的天线,那么有个简单的办法:沿着山路而上,哪个匝道前面有浙A牌照的SUV无故停靠,说明方圆50米内必定有笋。
另外一个百试不爽的方法是从众。
跟着扶老携幼、提着红塑料袋的土著大军过境,不出半小时,你就能拉来成年国宝的半年口粮。挖笋,不只是果腹目的下滋生的生理需求,更进化为了一种增进社交的方式。
共同挖笋,不仅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出深厚的战友或闺蜜情,甚至可能帮助你收获甜甜的爱情。
不过请谨记:约妹子共同挖笋被拒绝就闹着要杀人,并不是成年人处理问题的正确方式。另外一件绝对不要尝试的事情是偷笋。
为了守护世界上最好的春笋,
一些甚至不顾“法老的诅咒”的舌尖小偷,冒着罚款面斥的危险,也要在监控下头刨两锄头。
轻则破坏环境,笋财两空。重则中毒呕血,甚至丢了 小命。
就算谨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五大原则,挖笋依然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事情。
每年清明节前后,上山挖笋险些发生意外的浙江人,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
最常见的致险因素就是迷路,挖得忘记时间,原地打转导致走失受伤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这都挡不住浙江人一颗夺笋的心。
还有人在深山迷路,又不幸碰上了马蜂叮咬。
这里又点明了笋友的重要性,如果是一个人进山挖笋,昏迷了都没人报警。
腌笋是一个人的精彩,挖笋是一群人的狂欢。
春笋究竟有什么魔力,能把浙江人蛊惑得五迷三道?
这就得从春笋在时鲜界的绝对霸主地位说起了。
笋就是一种时令性很强的作物,大部分只在大地回春后冒头,没过几天就会成长为常人无法食
用的坚硬竹片。
在古人的心中,抓住这短暂
的春光片隙,贪一晌竹笋的欢愉,
就是享用大自然赐予的美好。
浙江公务员苏东坡这么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作为本土文艺圈的 super idol,苏东坡是肉没少吃一口,竹子更是也一点没放过。他老人家对竹的最高褒奖,就是把它吃掉。
到了“馋人”梁实秋的嘴里,直接演化成了宽于待己的“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笋配肉,真的绝。
笋乃清香脆嫩之物,和火腿、五花肉等搭配在一起,可以很好地解除这些食材的肥腻口感,只
留下鲜美的肉味。
利人利己,养心养胃,也难怪七下江南、吃遍美味的乾隆,也对笋念念不忘。
他每次南巡的御膳食单上,从卯时到酉时的三餐里,春笋炒肉、春笋糟鸡、春笋火熏白菜、春笋爆炒鸡等菜名轮番出现,看了让人都不认识“笋”字。
千百年来炖不完、炒不厌的
春笋,把浙江人腌入了味儿。
而对雨水过后的春笋来说,一早一晚滋味就会大打折扣,任何一刻的耽搁,风味都恍如隔世。
也正因此,只为捕捉那惊鸿般短暂,却胜却人间四月天的春笋,清明时节,争分夺秒去赶赴一场舌尖约会的浙江人,做到了排除万难迎笋而上。
这种对风味人间的热忱追求,才算得上不负春光不负卿吧。
(爱吃肉摘自微信公众号“世界知识局”图/熊LALA)
如您发现有部分资讯内容不显示,请直接复制链接选择浏览器打开。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