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不仅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一谈到诗与远方,我们都会想到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得直白一点,空闲的时候,拖家带口去旅行。
每一年的五一长假、十一长假,外出旅行的人流量特别大,基本是哪里人多去哪里。这就是当下“扎堆旅游”的情况。
不论是否扎堆旅游,外出走一走,见识一下各种不同的自然、人文风景,还是很不错的。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外出旅游,你会跟谁结伴出行呢?
一部分人拖家带口,叫上亲戚一起去;一部分人不拖家带口,只跟同事一起去;一部分人只跟家人去旅行,而不会叫上外人。
在这三类人当中,最有旅游体验感的,其实是第三类人。第一类人、第二类人,都不会有任何的旅游体验感。
02
跟亲戚、同事外出旅行,会遇到这3个问题。
问题一:如何协调旅游中花费的钱财,让无数人都特别苦恼。
老陈一家子,在今年的十一假期,跟堂哥一家子去旅行。一开始,双方还有说有笑,后边,旅游的氛围就比较尴尬了。
两个家庭6口人,一张门票100块,总共600块,老陈先出钱。为了提醒堂哥还钱,老陈还刻意跟堂哥说,今年的票价高了,足足100块一张。
吃饭的时候,6个人下馆子,至少要300块一顿,中饭加晚饭足足600块,堂哥也没有出钱的意思,老陈只能自己掏腰包了。
玩了3天,都是老陈出钱。旅行结束后,老陈就找堂哥要钱,双方AA,谁知道堂哥板着脸,不情愿地给了钱。事后,这两家人的关系越来越差。
跟亲戚、同事一起外出旅行,肯定需要AA。而如何协调旅行中花费的钱财,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谈钱,不仅会伤感情,还会反目成仇。
03
问题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习惯不一致,会导致矛盾、冲突。
你们家喜欢吃清淡口味的菜,他们家喜欢吃重口味的菜,两个家庭众口难调,肯定有一方会心生怨气。
如果是自由行,你们家习惯睡到八点才起床,他们家习惯六点多就起床了,那两个家庭都会抱怨,前者抱怨后者起太早,后者抱怨前者起太晚。
外出旅行,你们家特别注重卫生,这里不碰,那里不碰,他们家不注重卫生,不是这里抠鼻,就是那里抠牙,你会觉得特别恶心。
......
一家人去旅行,生活习惯、口味都差不多,自然没啥矛盾。两家人去旅行,生活习惯、口味都不一样,关系只会愈发紧张。
绝大多数人,跟外人旅行一段时间,就直接从朋友、亲戚,变成陌生人了。所谓“层次不同,不必强融”就是这个道理。
04
问题三:相处的时间越久,越容易放大对方的缺点,产生“刺猬效应”。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刺猬效应。每个人都是带刺的刺猬,只要一靠近,拥抱在一起,就会刺来刺去,相互伤害。
刺猬效应的本质,人与人靠得太近了,某一方会放大另一方的缺点,而忽视了对方的优点,那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跟亲戚、同事外出旅行,你不仅需要谨言慎行,还怕说太多被人抓住把柄。同时,对方有什么不太好的举动,你都会记在心上。
一开始,你可能不会介意,依旧包容他们。可随着接触的时间越来越久,你的耐心、包容心就会被消耗殆尽。如此,你就会对他们产生嫌弃、厌恶感。
试想,夫妻俩相处的时间久了,都会相互打架,又何谈是外人呢?对于外人,人们都有天生的排斥感、嫌弃感,这是不可改变的人性。
时不时见一面,还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一起旅游好几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矛盾和怨恨,就多起来了。
05
人过五十,只有一个建议:最好不要跟亲戚、同事外出旅游。
越是跟有点关系的人外出旅游,你越是觉得不自然,而且在“钱财”这些事上,不知道怎么开口。
不开口,别人就不会还钱给你,只会占你的小便宜。开口了,叫别人还钱,别人就会感觉很突兀,甚至觉得你不念及感情。
除了钱财,还有生活习惯不同的问题。你有你的一套,他有他的一套,这两套根本就无法融合在一起,岂不是就“相互排斥”了吗?
旅行的过程中,生活习惯的矛盾,性格冲突的矛盾,价值观的矛盾,钱财的矛盾,人情世故的矛盾,刺猬效应的矛盾,都会让这场旅行,变得毫无乐趣。
旅行,要么一家人去,要么跟三观相近、经济实力差不多的朋友一起去。除此之外,就不要找其他人了。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