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并非洪水猛兽

转载 陆新蕾  2019-12-07 11:30:07  阅读 1292 次 评论 0 条

知乎上有个名为“碎片化时代,有哪些高效学习方法”的提问,在过去的一年里捕获了200万的浏览量。提问者感叹自己“时间被各种App撕得粉碎”,离开学校后很难找到整段的学习时间了。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个人可能都会有类似的感慨,那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和应对信息和知识的“碎片化”呢?这需要我们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视角来进行分析。

“碎片化”概念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研究,常被用来描述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去中心化、零散化等特征。媒介研究中的碎片化议题主要关注媒介使用的碎片化。如果我们用广义的“阅读”来指称受众的媒介使用,那么知识界关于碎片化的讨论包含了三个维度:一、碎片化场景和时间的使用,如利用通勤、等人、工作间隙等进行阅读;二、阅读内容的碎片化,如微博上的只言片语和短视频的简短片段,即深度阅读的缺失;三、整块持续性的阅读(学习)时间被移动互联网干扰和切碎,如原本持续而专注的阅读过程被手机频频打断,不断在阅读和手机之间来回切换。学界批判的主要是后面两个维度的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打破了工作与学习等场景中应该具有的封闭性和专注性,模糊了工作、学习、休闲和娱乐之间的界限,人们面对时间被切碎后情境和空间的快速切换,很难保持一个封闭、持续的信息阅读时空。“移动终端把一切碎片时间都利用了起来,但它也把一切时间都变成了碎片时间”,加剧了信息消费的碎片化。(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新闻记者》2018年第3期)学界的主流观点向来对新媒介造成的信息碎片化和时空碎片化表示担忧,害怕被琐碎信息所围困的人们日益陷入缺乏深度阅读和思考的境地。

对于新媒体碎片化影响之担忧的背后是对于传统阅读模式的推崇。因为阅读和写作分别从信息接收和生产两个方面代表了最高程度的理性运用。理性意味着“同一性、连续性和序列性”,它与某种特定的技术相联系,而一些新技术往往使人变得非理性。

回顾历史,自人类进入高度工业化的时代以来,几乎每一代传播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引发思想界对其“琐碎”与“狭隘”特性的批判。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电话逐渐普及的西方社会,刘易斯·芒福德感叹道,“阅读、写作和绘画是思维的高度提炼,也是深刻思想和深思熟虑的行动的媒介,现在却被这种即时交流削弱了”。(《技术与文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13页)他认为电话让个人的精力和注意力频繁受到陌生人的打扰和支配,是种低效的沟通方式,与电话这种直接而有限的接触相比,读写这样的看不见对方且保持一定距离的交流可能更顺畅。芒福德对于电话的看法和当今学界对于碎片化的主流观点颇为相似。

媒介环境学派宗师麦克卢汉在芒福德的影响下提出了媒介是人体和心灵延伸的论断,在他眼中,一切技术都是媒介。他提出了著名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技术会创造出一个新的环境,“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人们往往对于媒介中的内容比较在意,麦克卢汉则认为,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观念层面,而是改变了人的感知模式;应该重视媒介形式本身的社会影响,如印刷术的出现助推了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今天思想界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碎片化现象的思考依然有意无意地沿着上述媒介环境学的理路,但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媒介新技术带来的新尺度及其影响是面向全社会而非社会中的某一群体(如知识分子);从社会层面阐释媒介技术的变革最终需要落实到个人日常生活的层面,否则就容易脱离实际或者说“不接地气”。

当我们惊叹移动互联网把场景的碎片化和信息的碎片化推向极致时,大家可能忘记了这种碎片化生存一直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基本特点,即在碎片化的场景中有意无意地获取碎片化的信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长时间专注地阅读和学习,这是学生、学者或者有阅读习惯的知识阶层的一种特殊实践。这样的群体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壮大,但他们依然不是大多数,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未必能养成阅读习惯。因此,对于信息碎片化的批判更多体现的是知识阶层面对新媒体时的恐慌与无措:私下的时间被新媒体不断入侵和切碎,长时间、封闭性的专注阅读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我们不能假设普通大众在闲暇时间,如果不看手机就会探讨古希腊哲学而不是去打麻将、看电视或无所事事地闲聊。信息碎片化针对的仅仅是拥有阅读习惯的人群,学者不应该把自己的困惑误认为是整个社会要面对的问题。

当然,笔者并非认为阅读不重要,而是希望大家在批判互联网时代信息碎片化之前,思考一下阅读的目的是什么?由此再进一步探讨“如何阅读”和“阅读什么”的问题。

古老的阅读习惯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精英、有阅读能力者和广大文盲之间存在着鲜明的等级制。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大大拓展了阅读的文本、提升了阅读的便利性,加速了社会获取和创造知识的效率。即使在今天,书本(包括各种数字化形式)依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大段时间高度专注的书籍阅读仍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在知识的每一个领域,阅读权威或经典书籍从学习效率上而言依旧不可或缺。这种模式能让我们迅速地汲取知识“干货”,但不可否认,这种专注而长时间的阅读并非人人可为,它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而习得的能力。

过去,针对阅读能力的差异,各种科普、大众版的读物把那些难啃的“干货”软化、简化后推给普通读者;今天,互联网平台把这些“干货”掰碎后让更多没有传统阅读习惯的人能看到甚至看懂。就这一过程而言,与其说它是信息的碎片化,不如说是知识载体和传播形式的多元化。智能手机对于知识分子可能是一个让学习和学术分心的潜在威胁,但对多数大众而言,移动新媒体意味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平台,它不是挤占了闲暇时段中的学习时间,而是打发了原本无聊的空闲,提升了闲暇时段的生活品质,与此同时,还能接触一些其他渠道无法获得的信息和知识。学者在自己擅长领域之外通过新媒体的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新信息、新知识的高效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来势汹汹的移动新媒体所助推的信息碎片化现象并非洪水猛兽,相反,它拓展了所有人的学习途径,从文字、图片到短视频,文本的形式也更多样化,这对过去没有阅读(书籍)习惯的人而言尤其重要。关于“如何阅读”这个问题,新媒体给知识阶层带来的是在传统阅读模式上新增的碎片化阅读,是“1+1”的增量而非取而代之;对于没有书籍阅读习惯的人而言,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模式带来的是“从0到1”的突破。也就是说,长时段专注阅读与新媒体文本的碎片化阅读都是知识学习与信息获取的渠道,两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如同正餐与点心,只吃正餐甚好,两者同时食用最佳,对于吃不了正餐的人,有点心管饱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很多人感受到了对于新媒体娱乐功能的强烈依赖性,信息时代给予个人日常生活的丰富选择势必要求现代人必须有一定时间管理的素养和自控能力,至少碎片化传播不应该来背这个锅。

因此,我们不必在这个“如何阅读”的问题上纠结,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阅读什么”,即不论是正餐还是点心,食物本身是否有益身体健康才是最关键的。一方面,哪怕有些人在互联网平台上接触到的都是学者眼中“无用”的信息,这也只能说明他们的学习模式没有因为新媒体而获得改善,和过去相比并非更糟;另一方面,身处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依然无法回避传统阅读模式中就存在的“读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传播和利用有益或有用的碎片化信息。虽然今天的人们史无前例地被各种琐碎而无用的信息所包围,但不可否认,随着主流媒体、研究机构、学者、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以自媒体的方式进入互联网平台,高质量的碎片化信息也并不少见。能否接触到并利用这些有质量的内容,涉及每个人的媒介素养和文化资本,这种个体的差异也一定会导致知识鸿沟的出现,如何通过碎片化阅读高效地汲取信息与知识,或许是当代人需要培养的一种新能力。

为了您更好的访问本站,请使用手机或平板自带的浏览器可获得更佳的浏览体验。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40194.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陆新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