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一部纪录片,讲述失父状态下孩子的成长。导演跟踪拍摄了8个孩子的人生。这些孩子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唯一相同的是,从小都和母亲相依为命。
父亲在哪里?或以工作之名不回家,或离开,或有了另外的爱情和家庭,或浪荡在外……
8个孩子成长的辛酸、艰难与孤独,我们可想而知。
影片在一个学校放映。放映后,孩子们分享了对父亲的失望和愤怒。
但是,他们又需要一个父亲。怎么办?只有在生活中寻找父亲替代品。
在这种状态下,长大后的女孩,当然会爱上一个“温暖的”“关心我的”大叔。
哪怕大叔已婚,哪怕大叔的孩子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大。能怎么办呢?她们对爱如此饥渴,只要碰上,就本能地抓住不放开。
而男孩呢?
男孩是不是就不用担心?
不。
父亲一生缺席,男孩一生“缺钙”。
他会充满不安全感,会紧张,会焦虑,情绪容易失控,产生攻击行为,甚至酗酒、纵欲、药物滥用,走上犯罪的道路。
他会比家庭幸福的孩子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性格缺陷更明显,更容易出现女性化特征。
缺少父亲的孩子,不自觉产生恋母情结,在心理上,终生与母亲病态共生。
因为不陪伴,儿子也好,女儿也好,一个接一个变得脆弱、自卑、不安,年长以后,亲密关系紊乱,安全感极度匮乏,自我价值感极低。
这就得不偿失了。孩子最需要的,是父亲的巨额财富吗?不是。
是限量版游戏机吗?不是。
是周末的云霄飞车吗?不是。
他们要的,是爸爸的时间。
但太多父亲都做不到。
他们要么有心无力,要么有力无心。
总而言之,中国的家庭,渐渐变成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的病态共同体。
也许有人要问:我们该怎么办?
答案只有一个:爸爸多回家!
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在她的作品《唤醒孩子的才华》中写道:
“两年前,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测试上得高分。
“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
“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一家人,围着一桌美味佳肴,在轻松温暖的谈话氛围中,分享各自的悲欢与思考。
这种时刻,爱意流淌,彼此心灵打开,大家互相看見,互相听见,情感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这就是最好的心灵教育的时刻。
有了爱的满足,孩子的成长,就不会出现大麻烦。
即使有,在这样的家庭中,还怕解决不了吗?
前美驻华大使洪博培说过:
“我最后的目标是做一个称职的爸爸,不然其他一切都没有意义。”
如果中国的爸爸们,也像洪博培一样,将家庭幸福也视为人生的一种成功,甚至最重要的成功,也许孩子的教育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父母的陪伴,比父母的教育更重要。
爱,不是心理活动,而是实际行动。
爸爸,回家。
(婉莹摘自微信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
图/点点)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