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苏
在写好莱坞娱乐大亨斯蒂夫·宾私生子纠纷那篇专栏时,有句老话总在我脑海里回荡:富不过三代。
宾家族的发家始于斯蒂夫的祖父利奥、叔祖父亚历山大,兄弟俩在纽约创下了一个公寓地产王国,“宾”成了纽约高级时髦公寓的代名词。第二代彼得·宾博士横跨政商两界,提升了家族的政治地位。但宾家族似乎也到了巅峰时刻,该走下坡路了。1985年,宾家族产业的继承人卖掉父辈的绝大部分地产江山,拿到了现金。到了第三代斯蒂夫·宾,他终于被造就成不折不扣的贵族子弟。斯蒂夫自杀前败光了所有的钱财,可以说宾的一部分家族史写到他这儿就终止了。富贵如过眼云烟,飘过去正好三代。
多年前我曾经采访过英国一些家谱学家,看到他们为自己家族画的家族树,我发现“富不过三代”比“三代造就一个贵族”更普遍,很难找到富过四代人以上的家族。那是什么导致了向下流动呢?首要原因是后代出了败家子,或者沾染上恶习。
有个姓氏为耶德尔的贵格会教徒家族曾在约克郡富甲一方。耶德尔家族的第一代托马斯在18世纪开凿运河、贩卖羊毛,发了财。1808年,第二代大卫出生,他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浪潮,在家族企业中增加了棉纺织企业。这时家族开始出现分裂,家族成员有的酗酒、有的赌博,直接后果就是他们的下一代失去了一切。第三代是大卫的儿子威廉,出生于1836年,他成年后也参与到家族生意中。19世纪后半叶,英国国内的棉花工业和羊毛贸易逐渐衰落,大卫和威廉父子不得不把家族的钱投入到其他行业,收益都不好。到大卫去世的时候,家里已经没有任何现金,留给威廉一屁股债。
显赫一时的家族陷入贫困,家族成员会发现,他们在故乡被孤立了。为了还债,开始新生活,他们往往选择卖掉房子,搬到更便宜的地方。便宜的社区意味着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尤其是教育,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家道中落还有时运不济的外部原因,比如行业的衰退。19世纪铁路运输兴起后,18世纪的交通主力运河运输就一蹶不振;蒸汽机提升了远洋船业的运力,进口大量廉价的羊毛商品,同样受益于蒸汽机的纺织业却因此大受打击。
比如政治动荡。十月革命后,沙皇家族的成员要么被处死,要么逃到世界各地。一位俄国公主在英国做清洁工,王子成了油漆工,他们的女儿在英国长大,境况稍好一些,是医院里的秘书。
比如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吞噬了欧洲的老钱,彻底改写了欧美富人排行榜。还有隔三岔五的经济危机。18世纪的南海公司泡沫,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铁路投机热,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股票市场泡沫以及随后的大萧条,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房地产价格泡沫,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这些外部原因让家族几代人积累起来的金山瞬间坍塌,完全不受家族族长、个人的控制,令人触目惊心。
“阶级固化”这个词越来越时髦。面对很多社会问题,人们都粗陋地归结于社会结构僵硬、阶级封闭。但社会学家告诉我,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延续,正是因为它处于相对开放和流動的状态。真正考验社会开放、健康程度的指标,不是向上流动的速度,而是向下流动的速度。我们之所以只愿意讨论“向上走”,只看见逆袭成功者,原因很简单:从金字塔上摔下来的卢瑟无足轻重,对残酷势利的社会来说,他们最好被遗忘。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