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在他的文章《做人的规矩》中曾写道:“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是没有约束和监督,他的动物性随时随地都会迸发出来,进而伤及他人、他物。所以,孟子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其实,这样说还不够深刻,应该说:没有规矩,就难以成人。
因此,每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懂规矩,并且要在它管辖的范围内做事、做人。这就像火车一样,必须在自己的轨道上行进,才能拥有自己正常的生活和目标,一旦脱离了自己的轨道,结果就不言而喻。
《三国志》中记载:一次,曹操带兵出征,路过一片麦田时,下令任何人不得踩踏,违者斩,可自己的马却受惊踏入其中,于是他说:“我自己下的命令,自己却带头去破坏它,又怎能让三军执行呢?”说罢,拔出宝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古人割须割发都是一种刑罚,而他自刑,全军震动,也使军队纪律更严明。如果他带头不守规矩,那么他就不可能打下自己的江山,也不可能成为历史上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说实话,好规矩的确能成就人,而将它化作具体行动的人,品格得过硬。《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西汉大臣张安世就是这样的人。当年,他曾向朝廷举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他非常生气,认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耶”!从此与此人绝交。他作为功臣,雖食邑万户,却仍穿夫人亲自纺织的布衣,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他“不望私谢”之举了。可见,他做自己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超然物外,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要。这就是他的好规矩,而他在落实它的过程中,显然有过硬的品格贯穿始终,否则,再好的规矩也会成为一朵谎花。而如此过硬的品格,往往都源于一颗“优等的心”,毕淑敏说,这样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经世奇谋》中记载的窦仪就有一颗这样的心。当年,赵匡胤攻下滁州,周世宗派翰林学士窦仪去登记滁州府库的货物。赵匡胤派了自己的亲信官吏来取库藏的绢。窦仪说:“您当初刚攻下城的时候,即便把库房里的东西拿空也没有关系,如今既然已经登记为官物,没有诏书就不能拿了。”赵匡胤由此很器重他。而他的心何其“优等”,如果没有这样的心,那么他就会变得很随便、不讲原则,进而失去了规矩、品格。
规矩就是生命的防线。有了它,那些假、恶、丑的东西就会被拒之于心门之外,进而防止我们误入歧途。
(本文入选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文章有删减)
韩青: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考热点作家,多篇文章入选中考。已出版散文集《等一等,总有惊喜与你不期而遇》《所有的时光一直都很美》等。
意林:请问您是怎样走上写作之路的呢?
韩青:在我十二三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汪国真和席慕蓉的诗,从此迷上了他们的文字。就这样,我不断地搜集他们的诗,他们的《年轻的思绪》《七里香》等诗集,几乎都让我给翻烂了,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都让我给背下来了。后来就开始学着写诗和散文,再后来就开始投稿。对文字的痴迷,让我走上写作之路。
意林:您认为青少年时期要守哪些规矩?
韩青: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储蓄、积累的重要时期,它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在这个时期,特别要让他们养成守规矩的好习惯。这就要求他们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
意林:您的文章是典型的议论文体,请问要写好议论文有哪些技巧?
韩青:要想写好议论文:第一,博览群书,做好积累,随时准备“调兵遣将”;第二,选择恰当切入口,比如引用故事,开头就做到有趣、有味;第三,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并用分论点串起全文的框架,或并列,或递进,或从正反两方面,使论述更全面、更有力。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