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相信 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治得了病 但治不了命!

转载 网络  2019-06-24 12:25:12  阅读 1618 次 评论 0 条

“药到病除”、“起死回生”,是很多人对医院、对医生的期待。

然而对于这些期待,医生们有话说。

2016年04月29日,健康时报新闻版曾刊登《医生治病不治命》一文,医生们把他们碰到的病例和感想说了出来!

1.“医学是万能的”,无形地抬高患者及公众的期望值

梁树立是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副主任,见惯了生生死死。2016年4月29日,他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没有一种无奈比医生不能救自己更无奈。

还在读大学时的梁树立就经历过同学患淋巴瘤,与疾病斗争三年后离去的事情。2014年,他的一位师弟不明原因咯血,去了权威的呼吸科也没查出个所以然。一个月后的某天上午,师弟就突然走了。

“如果我们是普通患者,可能会怪医院怪医生,但我们是医生,我们知道这种情况无人可怪。医学本身就是那么有限,世界上有那么多治不好查不出的病,不管是谁得,结果都一样。”

医学的有限性,普通人不知道,医生很清楚。“一个疾病到医生面前,是已经成形的了,不管是颈动脉斑块还是心梗,它已经对患者身体造成改变和伤害了。医生可以解决患者的症状,如剥出斑块、疏通梗塞的心血管,但他不能把患者的身体重塑一遍。”

“可以说,在我们的医疗传播环境里充斥着‘奇迹文化’,这种文化正无形地抬高患者及公众的期望值,甚至创造了‘医学是万能的’、‘只要进了医院就进了保险箱’的虚幻认知。这种文化严重违背了医学的本义,这种医学‘造神运动’非但没有给医学插上一双向上翱翔的翅膀,反而为这双翅膀带上沉重的枷锁,这幅枷锁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发起人施琳玲2016年4月29日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对此充满担忧。

我们必须正视这种违背医学本质的现象,把医生从神坛上请下来,才能让他们真正有勇气有空间与死神和疾病一搏。

2.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我来找王主任,他治好了我师母的胰腺癌,师母术后十几年了,体检指标比我还好,我得找王主任治。”说这话的是位年轻的胰腺癌患者,从浙江千里赴京,只为找到他心目中能救命的大夫——胰腺癌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的王成锋主任医师。

这位能把胰腺癌术后大出血的患者从死神那里抢回来的王大夫却告诉记者: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2016年过年前,北京的一位胰腺癌患者偷偷从其他医院跑来看王成锋的门诊,看完后就要求转到医科院肿瘤医院治疗,他觉得王医生是他的最后希望。

但转院后的检查显示,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转移,手术治疗已毫无意义。

“大夫大夫!我们相信你!”即便王成锋当时一直解释,当时胰腺癌包括早中晚期在内,全部的术后5年生存率只有5%,患者家属还是一个劲地请求手术:“5%的希望我们也要试!”

但是疾病不是想试就能试的,已经肺转移的胰腺癌手术不仅基本无效,还会对患者造成创伤,王成锋实在不能这么选。2016年4月29日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他说“我的心也是肉做的,我真是见不得患者家属哭,但我真的没办法。”这位胰腺癌领域的一把刀,遇到这种事也只能是无奈,无奈,再无奈。

最后,这位患者选择了保守治疗,中药、西药、放化疗一起上,生命延续了7个月,这在胰腺癌治疗领域已属不易。

“我以前做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生存率都很高。经常还会有术后三十年的患者回来看我。现在做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低了很多,能再聚的就少了。我是很无奈,虽然医生治不了命,但是当医生们用所学尽力为患者减轻苦痛的时候,释放出来的能量,也许比单纯的治病救人更大,这也许才是医学的本义。”

3.“太晚了……“医学没有办法为所有的结果买单

“大夫,我妈妈快不行了,快!”晚上七点,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一位30多岁的男子慌忙闯进诊室,气喘吁吁,拉大夫快去救他的母亲。

中大医院急诊内科的范志伟大夫说,2016年过年前的这件事,让他至今难忘。

当时,范志伟赶紧站起来,问:“人在哪里?”

男子的母亲还在急诊大厅外的出租车里。范志伟和护士推上平车和男子来到车前,打开车门,看见一位老年女性半躺地蜷缩在出租车中,气若游丝。

几分钟后,这位母亲就发生了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40分钟内她心跳呼吸停止三次,范志伟把她抢救回来三次!

是什么让这位年仅55岁的母亲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

原来,这位母亲早在十年前就被诊断为糖尿病,但因为经济原因一直没有正规服药。三年前她开始出现反复的胸闷胸痛,外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母亲已经胸痛了好几天,但一直拖到腊月二十九晚上六点难以忍受了才来!

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这位母亲虽然已经恢复了自主心跳,但仍然处于危险期,随时会再次发生心跳骤停。范志伟高度怀疑这是急性心肌梗死所致,他告诉患者儿子,患者最好择机第一时间做冠状动脉造影术,然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但是费用比较昂贵。

这位儿子听完后表现得有些无力:“能有多少希望?”

此时,儿子的表情已经有些痛苦。范志伟希望能用缓和一点的方式劝慰他:“心跳骤停三次被抢救后仍能恢复自主心跳,实在不容易。您母亲只有55岁,要是家庭条件允许,还是搏一搏吧!”

如果这位母亲能够正常使用降糖药,如果她能够在刚发生胸痛的时候就及时到医院就医,又如果她的家庭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支撑,或许结局便大不一样……在那一刻,范志伟觉得自己实在无能为力,医学好像也无能为力。

4.生殖医学、整形美容等是满足人的期待,他们对医生的要求最高

“大夫怎么说?”诊室门口,丈夫看见妻子出来,关切地问。妻子还未张口就红了眼:“大夫说这个试管婴儿别做了,能不能怀上再看,大不了再流一次产。”于是,暴跳的丈夫冲进了诊室……

这是发生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生殖中心诊室门口的一幕。当时的接诊医生是主任医师高芹。这位妻子已经流产两次,想找高芹做个试管婴儿,但高芹让她回去再自然受孕一次,试一试。

2016年4月29日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高芹医生说,每天她的门诊都会上演类似的一幕,每天她都要花很多时间科普:“自然流产可能会有50%的人找不到原因,试管婴儿不是‘万金油’。”但很多人不理解。

超过45周岁的超高龄女性,或子宫有问题比如子宫畸形,即使做试管,结果也不理想。“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医学一直在进步。但生殖的规律没变。我们只能学会坚持、懂得放弃。”

其他医疗都是救命,只有生殖医学、整形美容等是满足人的期待。做试管婴儿、想整形的人甚至都不应该被称为患者,但这些人的心最急切,他们对医生的要求最高。

最终,前面那位女患者还是尝试了一次自然受孕,怀上了。

访问无忧岛网站,请使用谷歌和苹果浏览器!部分浏览器访问本站可能会造成内容页面的缺失

本文地址:http://wydclub.com/post/34489.html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忧岛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